加强中国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 时间:2023-08-07 次数:14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23年7月25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TheLancetChild&AdolescentHealth,IF=36.39)期刊发表题为“Strengthening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educationforchildrenandadolescentsinChina”的述评文章。该述评强调了加强我国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应对儿童青少年HIV感染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相关政策建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军教授为通讯作者,邹志勇研究员和董彦会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
  该述评首先介绍了我国儿童青少年HIV感染以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现状及流行趋势。我国儿童青少年新发HIV感染高度流行,既往被我们忽略的淋病和梅毒也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呈隐匿性快速增长,特别是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儿童青少年群体,主要原因是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展面向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针对这一问题,该述评详细梳理了我国开展性教育的重要举措及未来各界的努力方向。
  一、我国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将生理卫生一词替换为性教育,要求学校和幼儿园提供适龄儿童的性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性侵害及性骚扰的能力。此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明确指出了为儿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务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将此类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二、我国初步开展了一些改善性教育的尝试。教育部于2021年发布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进教材指南》。在小学阶段,应初步学习青春期发育知识,以及如何为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寻求专业帮助;在初中阶段,要了解安全性行为等;高中生主要学习性、爱和婚姻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性骚扰和性侵犯;对于高校学生,应掌握自我保护意识并获得维持性健康和生殖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校外青少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明确提出了12-18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要点。此外,还鼓励对公众开放性教育课程或科普讲座。
  三、目前仍亟需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加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包括依法保障全面性教育的权利,扩大向9~12岁年龄段的学生提供防控性传播疾病的措施;制定全国性的性健康教育课程,促进性教育的文化变革;通过现代化媒体方式推广性健康教育等。
  四、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开展全方位的性健康教育,改善我国儿童青少年获得高质量性保健服务的机会。加强性传播疾病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预防、筛查和治疗,在全国范围内重点聚焦关键领域,如扩大HIV早期防控措施,消除地区不平等;强化HIV预防工作,建设社会医疗机构和设施;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减轻校园中对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歧视和羞耻感;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全球合作。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