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的确是一件愉快的事。
从北向南行,随着纬度变化,地貌也随之变化,温度逐渐上升,植被逐渐出现阔叶灌木,见惯北方的山与水,当在路上看到池塘、湖泊遍地,河流充盈,渔船漂浮时,心情便激动不已,这就是旅行带给自己的惊喜。
从北向西北行,人口密度渐小,空气渐冷,植被矮小,渐成草皮,骆驼、山羊遍地,横风常见,渐而出现沙漠,人烟稀少,植物种类渐少,几乎只见胡杨与红柳,只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今天,从北向东行,纬度几乎不变,地貌特征相似,植物长势相似,温度也相差无几,甚至饮食也大同小异,只是太阳升落的早晚发生了变化。向东行,最值得看的,我想大概就是大海及大海给周边城市带来的风土人情变化吧。
之前见过海,从书本上读到过大海是大河小河汇聚而成,大到一望无际,但并未形成真实体验;从电视上看到过大海影像,听涛声,看波浪,读大海上发生的故事,也并未将自己置于海滩与海浪里;和旅行团一起坐车也曾赶过海,溅起的浪花打湿过衣裤,坐轮渡体验过海的厚重与起伏,但并未将大海写在自己人生的旅程里,也并未与大海如影随行发生一段我与海的故事。
在日照看大海的蔚蓝色,听无风波涌的海浪声,追逐细浪微澜,触摸凉凉的水温,远眺海的广博,坐在沙滩上想象着海,也想象着海世界,想象着以怎样的态度请这片海入梦乡,以怎样的智慧借海的豪情与广博指导自己的人生。我想,只是白天与之谋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是站在她旁边观瞻也是远远不够,再走近一点,用脚步丈量一段她的长度,真正感受一下她的大。
起程,跨越胶州湾大桥,从黄岛奔赴青岛。一上胶州湾大桥,不禁赞叹桥真宽敞,桥面为双向六车道,我们的车在蓝色的海洋上面疾驰着,远处船舶航行,海鸟在天空盘旋着,打开车窗,海风扑面而来,神清气爽。我坐在车里左顾右盼,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蔚蓝色,自己已经置身海的上空,亘古未变的海洋上,迎来我这个相约对话的旅行者,海静静的,听不到浪声,也听不到轮渡声,海鸟的声音似乎被海风稀释,只听到嗡嗡的汽车车轮旋转的声音,车流很快,但眼前依然是风景未变的茫茫大海,大约走了4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青岛。
遗憾的是由于车多,交通管制较紧,未下车一睹红岛真面目。不过最值得自豪的是,我与爱人一起跨越了居世界第二长的跨海大桥,全长42.23千米,亲自丈量了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棒桥梁”,桥梁全长31.630千米。
旅行就是与相处舒适的人一起去想去的地方,一起去看世界,一起去体验人生;就是不被任何事物牵绊,随心所欲地看风景,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一个陌生地方。我们没去挤青岛热点景区,走在大街小巷,去看这个城市的日常,吃了烧烤与板面,便来到奥林匹克雕塑公园,借一片绿荫,席地而卧,享受着透过密枝洒下的温热阳光,欢快的鸟儿,起起落落,海风送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看看游景的人,猜猜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谈谈天,说说地,不亦乐乎。
傍晚,为看海的夜景,选择了海阳市下榻。办理完旅店入住,便赶去城里看夜海。路上一直在发问,这个城市的人去哪了?诺大个城里出奇的安静,到处是美景,却不见人影,难到都出城旅游了?这到好,因地势原因,海水悄悄流入城里,细长海水拉开一条风景线,却没有打扰到这里的人们,海水,尽管进城,城依然是安静的城,人依然躲藏在神秘的夜里,静静地观瞻海水的出与入,我本想一见这个城市的热闹与豪情,夜里却只见到了她的娴静与安宁!
带着对海阳的不解返回旅店,说好明天一早再来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