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之总则(一) 作者: 时间:2023-05-24 次数:14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 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民事主体有哪些?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3.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不得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 胎儿尚未出生,父亲因车祸不幸身亡,胎儿是否有权继承父亲的遗产?
  有。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5.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是多少岁?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6. 熊孩子给主播打赏、充值网游的钱,家长能否追回?
  按照民法典规定,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种情形不能追回。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此种情形可以追回。
  7. 小刚尚年幼,家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谁来照顾他?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8. 不能辨认或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需要被监护吗?
  需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9.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谁担任监护人?
  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八五普法专栏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