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 作者:张瑞红 时间:2023-03-24 次数:13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以前年年都上春天的当。春光透过窗玻璃照进来,温度翻了一倍,房间和窗户都异乎寻常地温暖而广阔。有这样的诱惑,心就吃不住,就认春天已经来了,就把棉衣羽绒衣统统洗好,搬折叠梯子出来,爬高上低将它们束之高阁,同时将相邻高阁里的开衫、打底衫、背心、坎肩什么的统统都拿下来,急不可待地要甩掉一个冬天的邋遢和迁就,要五颜六色花枝招展地出门——春光明媚,不可辜负。
  一出楼门就知道又被春光给骗了。屋里是看不到凉意的,但冬天的余威真的在,还有气温的飘忽不定,陡升陡降。春装虽然轻薄合体,美丽动人,但人被冻得瑟瑟发抖,这可是数九寒天都没有过的事。后悔不及。
  阳春三月,历书上是这么定的,古人们是这么流传的,而且冰雪消融,小草探头,柳眼开张,桃李含苞,即便气温从0度猛升到25度,又从25度猛降回0度,反反复复,对它们无碍,该醒醒,该伸展伸展,一切都符合历法。只不过是人,比万物敏感脆弱,经受不住这过山车般的陡变。
  其实历法本来就是根据自然制定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人活得有四季,完全是沾了动物植物的光。但我们还是想四季有个四季的样子,一年齐齐地均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黑白分明,秩序井然,多好。
  今天一早一睁眼,看到袁大岛更新一篇文章和一个短视频,同题,《假装不够清醒,其实心知肚明》。他说,家务事难断,不是分不清是非对错,而是知是非却难断是非,知对错却难说对错,难的不是判断,而是权衡。这就了然了。判断是客观的,只要有标准,判断就不难;但权衡是主观的,一主观就复杂多了,因为它涉及了利益。这样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往往不是一回事,因此黑白、是非就不那么分明了。这就像四季,果真那么分明的话,整齐是整齐,但是不是就不那么有趣了?井然有序肯定好,但一切是非清楚,黑白分明,都像口号那么理想的话,那这世界也就单调乏味了。“春意”这个词,真是造得绝妙,“意”而已,意思一下,不必较真。谁要太认真,吃亏的是你。一个季节,它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愿意在就多呆一会儿,不愿意就照个面点个头悄然撤退,它又不会损失什么。
  世间很多事是不确定的,是人无法把握的,想要舒服自在,只需搞定确定的事。我是汲取经验教训了,如今,棉衣羽绒衣不到夏天是不收拾的,棉裤要穿五个月。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