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东湖街道202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庞娜,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人才座谈会,我在街道党政办公室负责信息报送、领导调研、材料起草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承担春苑社区下乡工作。两年多的时间,让我从学生成长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首先要感谢组织的栽培和领导的信任。能够来到清徐、扎根清徐、建设清徐,深感荣幸、无比荣光,同时亲眼见证清徐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深受鼓舞、倍受振奋,下面我简要汇报交流三点体会。
一是努力与不负。面对基层攻坚克难的任务,从哪下手、怎么下手是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两年的历练,我认识到:基层工作无小事,尤其是近两年东湖街道承担着县城大量重点工程项目,常常是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加班时间多、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大,但正是这种高强度、快节奏,让我学会了如何统筹协调、如何把每一件事情做精做细做出彩,担当好我的担当,便是努力与不负。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街道围绕东湖四周统一战,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秉承“士气比武器更重要”“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士气力量,干出了“时间到任务完”的激情澎湃,累计完成清源水城、森泰大街、水泵厂片区、星光路、县中新址等重点工程项目2100多个院落的征拆任务,助力再现清源城“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的昔日盛景。这个参与、亲历、付出的过程,是街道全体干部不讲条件、全力以赴、担当作为的结果。
二是辛苦与值得。党政办公室作为街道窗口,担负着工作高效有序运转的重要职责。两年来在党政办公室的岗位上摔打、历练,我领悟到:要有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要跳出自己看自己,将“我”融为“我们”。从一名会务准备、文件收发、上传下达的“小学生”,到参加街道重要会议、跟随主要领导接待、参与重点材料起草,我始终坚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学会从街道大局出发,围绕街道中心任务思考谋划工作,围绕群众需求提升自身能力。时刻谨记“以文辅政、服务决策”,既关注上级的部署重点,又掌握街道的实际落实,撰写文稿时才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参与工作、陪同调研、观摩项目的过程中,我积极主动调查研究,打造精品信息,去年街道省级信息采用1篇,市级采用5篇,全县上报信息综合排名第一。
三是登高与扎根。基层是个大熔炉,基层锻炼是“炼金”而非“镀金”。我所下沉的春苑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城乡混合社区。在包点领导与社区干部的细心指导下,我学习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为居民“送服务”,与社区干部一起走访入户、动员宣传、排查风险,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完成21轮全员核酸检测12.6万人次,燃气管网改造15个楼院、500余处自建房,房产清零572户;为社区“送点子”,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研究社区亮点特色,在打造“网格+警格”黄金搭档、个人司法调解品牌上出谋划策,提升社区网格精细化治理水平,用扎实的工作力度、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温度、满意指数。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春最有效的磨砺。我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下一步,我将在东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坚强领导下,对标七种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为我县“五五战略”新征程贡献力量,在东湖街道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新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书写新时代青年人才的“担当答卷”,绘就“成色”最足的青春画卷。
以梦为马向未来脚踏实地镗新路
王一川
我叫王一川,现在集义乡人民政府工作,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座谈交流会。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青年干部的关心关爱,更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方向、提要求。
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乡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在点点小事中感受着基层温度、体会着基层广度,也在工作中汲取着基层力量。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及所感所悟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如下汇报:
一、坚守如磐初心,擂起奋进之鼓,以满腔的赤诚扎根基层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始终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王书记在2021年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抓紧时间学习,努力勤奋工作。”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如麻雀一样识变从宜、像肺鱼一般挥戈返日、似螃蟹一直破旧开新、在基层奉献青春力量的信念。组织选派我们来到基层,不单是要立足本职工作,更是要锤炼品质、磨砺意志。从刚入职时筹备会议的手忙脚乱、汇报工作的语无伦次,到现在团委工作、包联入户等渐渐有了起色,我摆脱了“职场小白”角色,收获了“被认可”的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变的是心态、是高度、是深入群众的方式方法,不变的是初心、是使命、更是为民服务的满腔赤诚。
二、饱含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以务实的态度服务基层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始终将党的号召、人民的期盼作为服务基层的基本准则,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目标。王书记曾指出:“要以‘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担当,走进、贴近和服务人民群众。”2021年10月,我担任东辽西村党支部书记一职,我深知这是一份认可,更是一份责任,我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主动进农家门、知农家情、谋农家事。村内吃水管道破裂,我第一时间组织出动机械人力,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村内天然气管道无法供气,我迅速上报有关部门,配合工作人员连夜抢修故障,确保村民正常用气。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身为团支部书记,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参与值班值守、组织核酸检测、调配发放物资、宣传防疫政策,有苦有汗、有笑有累,虽然辛苦,但村民生活平稳有序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作为帮办代办站总站长,我按照“三步走、两坚持、三服务”工作要求,以“坐班式、上门式、指尖式”服务,扮演好“代办员、宣传员、服务员”角色,用使命担当彰显先锋本色,用务实作风厚植为民情怀。
三、躬身万里征程,践行挺膺担当,以拼搏的干劲奉献基层
两年的工作实践,我思想上更加成熟,工作上更加务实,服务上更加周到,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但对标年轻干部需要提高的七种能力,我仍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已“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抓班子带队伍,让村党支部腰杆硬起来、号召力强起来。合法、入理、容情,尽可能做到矛盾不上交、村事在村了,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用力用功为群众解难题。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的报告中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前,清徐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五个主题年”和“五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全县上下都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拼命硬干,面对这样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形势和局面,作为年轻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主动投入其中,爱上清徐、建设清徐,在工作实践中发扬拼的精神和闯的斗志,为实现我县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奋斗谱写青春
吴月珍
我叫吴月珍,2019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县工信局工作,很荣幸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代表在此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奋斗谱写青春”。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出台了人才公寓、住房补贴、医疗服务、交通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一系列有温度、有人气的政策,消退了我们所有的陌生与不安,让我们在清徐的工作和生活更倾心、更尽心、更舒心。衷心感谢书记、县长等各位领导的关怀与厚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已过,这三年,我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先后在办公室、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科历练,提升了业务本领,增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综合素质;这三年,我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仅感受过国际音乐焰火节和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的志愿者活力、“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知识竞答斩获第一名的喜悦,更深刻的还有非公党建时的讲解服务、疫情防控时的通宵达旦、抗洪赈灾时的投身救援,都让我坚定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意志信念;这三年,我争当表率、争做示范,2022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刻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性锻炼,做到“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回首自己扎根清徐的三年,我不禁感慨万千。在与其他地域同僚交流时,总能听到一句“你在清徐工作,真好”,我感受到清徐底气;在元宵节期间,有异乡游客驱车400公里专程前来观光,我感受到清徐骄傲;在疫情肆虐之下,领导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担当尽责,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亲切慰问,我感受到清徐温暖。吾心安处是吾乡,异地他乡亦故乡。清徐,已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2023年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全面提升抓发展、进入中部百强县的关键之年。作为青年干部,要有铆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对党绝对忠诚,是每个青年干部首要政治品质,把握好初心使命,戒掉身上“骄娇”二字,稳住心神,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做一个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要有铆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我们时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走出舒适区,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的山芋”,面对失误敢于承担,面对矛盾迎难而上,在完成各项工作中提高业务能力。要有铆足“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拼劲。全方位推动清徐高质量发展,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坚持把理论学习当做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及时跟进学习中央、省市、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本职工作,对专业知识空白、工作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短板针对性学习,多思多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让自己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有铆足“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冲劲。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强化入企服务水平,全面做好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相关工作,在落实省级重点特色专业镇和乡村e镇上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做到能谋事、能做事、能做成事。
青春不负凌云志,踔厉奋发向未来。新征程上,我希望自己和在座的同志们都能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实施“五五战略”,从尽快适应、快速成长,转变为提高自我、独当一面,扎根清徐、建设清徐,真正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情系“三农”砺初心奋楫笃行担使命
王婧红
我叫王婧红,2019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清徐县农业农村局工作,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个总结和交流的平台,下面,我将围绕这几年所学所获,谈一谈工作体会。
一、在过关斩难中弥补差距
初来乍到,语言是第一关,刚开始常要向周围同事寻求帮助,如今在清徐话里“浸泡”了三年多,也能和同事调侃几句。第二关是专业知识,我虽生于农村,毕业于农大,但几乎是“高粱谷子分不清,蔬菜玉米不会栽”,农业工作经历几乎为零。因此,我坚持写工作记录,记录农业农村实况、记录老农人的实践经验、记录前辈们的专业讲解,长时间的积累让我对“三农”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二、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本领
这三年,我从一个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上山下地、进村入户,都能看到我的身影,我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流水账”也越来越多,在工作中的“露怯”也逐渐褪去,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三农小白”也在朝着“行家里手”靠近。从懵懂到熟练,我逐渐意识到,不仅要加强学习,更要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努力在实践和反思中增长见识、强化本领。
三、在心怀感恩中感悟收获
三年里,我经历过疫情期间的稳产保供和春播抢种、洪灾过后的“双减双抢”,也见证了我们取得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荣誉和称号。回想过往,有欣喜,也有失落,更多是感动和充实。2021年,局党委任命我为农村发展股负责人,我也不负众望,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治理试点县,获得省级“项目工队先进个人”称号,这是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励,更是对我继续努力的鞭策。“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县委县政府对我们一直是关怀备至。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融入了这个让我历练和成长的“第二故乡”。我会在离家时跟父母说“回清徐”,跟朋友说“我们清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县委“五五战略”为我们绘了蓝图、指了方向,我们将围绕农业提质增效这一目标,重点推进强基础、强种业、强示范、强链条、强融合、强产业“六大兴农工程”,作为年轻一代的“三农”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坚定信念,做“懂农业”的实干者。“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是我们党对百姓的承诺,更是我们“三农人”耕耘奋斗的无限动力。要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敢于挽起裤脚进田间,在田间地头践行农业人的承诺;二要不忘初心,做“爱农民”的服务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从内心深处燃起“富农民”的使命感,关注农民群众的大事小事,把影响和关乎农民群众利益的产业发展、政策补贴等落到实处;三要担当作为,做“爱农村”的守护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记忆里和想象中美好的乡村画面。而我作为一个承担乡村发展职责的工作者,更加体会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的重要性,与农民群众一道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希望自己和在座的同志们都能够向过往的困惑、失败和成绩说再见,在新起点奋楫再出发,为全面实现“五五战略”目标奉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