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在我县活跃着这样一群离退休老党员,他们虽然面容清癯、满头银发,却眼神笃定、初心如磐,仍旧在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践行着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使命。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志愿服务现场、村(社区)治理工作中……以昂扬向上的热情、奋发有为的姿态、扎实苦干的作风在基层治理书写着退休老党员的金色年华。
张润奎:用拐杖走出共产党员的忠诚
“退而不休献余热”是大家对张润奎的评价。2000年光荣退休后,张润奎被幼儿园返聘。工作期间张润奎注重加强党性锤炼,学习党章党史、党报党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精神等,每天坚持手写学习笔记,500余篇笔记让他在幼儿园成了出了名的“学习达人”。每次党支部组织活动,总能看到张润奎一瘸一拐撑着拐杖,挎着装满学习资料的蓝色布包早早来到现场,“这是传承,更是信仰,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就想和党组织靠得近一些。”张润奎坚定地说道。工作之余,张润奎还一直热心于公益,2000年拿出半年的积蓄为幼儿园捐赠1000余元的办公设备;2003年非典期间缴纳特殊党费200元;平时为患重病学生捐款、购买教学教具、办公用品。“他就是年轻党员的榜样,我们看到老党员这么积极,也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幼儿园园长刘晓珍说。
闫吉玉:坚持做好“群众的服务员”
在我县新知苑2号院小区有这样一位立志要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党员——闫吉玉。曾经担任清徐县公安局交警队安全科科长的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坚持和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扫码测温、发放抗原等物资、走访入户,处处有他的身影;管道改造施工遇到困难时,他出谋划策,无偿给施工队提供自己家的水、电、工具等;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他始终挂念着同小区的残疾人小雷,送米送面并悉心照料日常生活起居,给弱势群体送去党组织的温暖。
走进文源路东南角小公园,总能看到闫吉玉坚实、稳健的身影,时而在左邻右舍中嘘寒问暖,时而调解着家长里短的矛盾,时而和小区居民一道下棋娱乐……每天锻炼的老年人一坐小公园的长凳就会说,“这些健身器材和长凳都是闫大哥自掏腰包给改造的,可办了好事啦!还有退休老党员活动中心也是,我们都喜欢去那找闫大哥聊聊天,有什么矛盾他都能解决。”
每当被问起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热心服务群众,闫吉玉这样说到,“年纪虽然大了,但还想发挥发挥余热,尤其是作为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是我的本意。”
张景平:楼道里的主心骨
东湖街道清泉湖社区老党员张景平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主动承担小区管理工作,助力改善小区治安状况和环境卫生,为社区基层建设发挥夕阳余热,赢得了社区居民赞扬。
2019年,张景平被推选为业委会主任,提出“人人都是义务管理员”理念,引导党员带头参加小区治理。张景平表示“我们动员楼组党员走在前、作表率,成为楼道里的主心骨,带领居民共同参与楼道治理、社区治理,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与凝聚力。”张景平带领党员为东湖街道清泉湖社区治理注入了“红色力量”,他积极参与创城工作,带领党员志愿者们清理小区内卫生死角垃圾及杂草;发动楼长挨家挨户做户主思想工作,重新规划小区停车位,安装大门门禁,解决小区治安秩序混乱等问题。清华苑一期小区先后荣获“美好家园小区”“文明小区”“森林单位”等称号。
常宝宝:七旬老党员的“多面人生”
集义乡大常村原党组织书记常宝宝,深刻诠释了“老有所为”的含义。他是“党课讲述人”,利用讲党课的契机,组织全村老党员、老干部学习;他是“防控志愿者”,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参与卡口值守、全员核酸检测;他是“环卫清扫工”,刮风下雪,不惧严寒,出现在全村的大街小巷……已有58年党龄的常宝宝,虽年近耄耋,但无论在哪,都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点滴微光。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奉献自身力量,而不是一个只拥有党员身份的人。”任劳任怨、尽心尽责、无怨无悔,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本通
退休不褪色 银发映初心
作者: 时间:2023-03-06 次数:216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