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对古镇有着偏爱,丽江古镇充满少数民族风情,街边有老少阿诗玛织布纺衣;西塘小资,傍晚一排排红灯笼临河摇曳着妖娆的影子;乌镇闲适,好像走着走着就会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如奶茶和黄磊般;绍兴安昌静谧,在不为世人熟知的角落依旧上演着社戏乌篷船,彰显遗世的美好。
我以一个游人的脚步踏在陌生的街道,为以前从未见过看过的美景引发的新鲜感到欣喜激动,而当走进平遥古城,没有惊喜,有的是回家的温馨与熟悉感。
刚进古镇,便看到一幅大写的“冠云牛肉”——乡愁是什么?就是这一袋冠云牛肉吧?或者只是“牛肉”这个名词,早已熟熟得烙在记忆深处,切成方方的小块,蘸着咱水塔牌亦或东湖牌老陈醋,宁化府的是吃不惯的。
镂空的门窗是老家再熟悉不过的,每到过年的时候,会换一层窗户纸,但就跟对联一样,年华已经用浆糊糊在了门缝上、门边上,任你是怎样抠怎样擦也洗
不掉了。
简易的门搭拉是山西人古朴的象征,
硬是锁住了躁动的心,你会说,平遥不浮华,不显贵,不露富,但是殷实,可能就是这样的小户,就是显赫一时的日升昌,日升昌是什么?呵呵,是当时“汇通天下”的金融中心呐。今日的北上广深,汇兑银两是来这里的。山西人抠,发家致富了不会去逛窑子,不会去挥霍,而是一砖一瓦来盖房子,所以就有了“民间故宫”之称。
推开苍老的门扉,呵,迎面的熟悉感,好像每一个物件都在喊:回家啦?是的,回家了。木家具,土炕,锅碗瓢盆是小时候在老家见过的,对面的镜子外婆家以前也好像有个相似的,那旁边的两对窄颈屏在老家是放鸡毛掸子的。
去的时候刚刚下过一次雪,屋顶上的雪还没有融,在2月温暖的阳光下继续照看着这些老房子,老故事。
偷偷地打一矮小的门洞里往里看,想要找到点什么。
平遥是一座时空之外的城市。仿佛一位老人,用一种莫失莫忘的姿态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精魂,引来送往之后,尘埃落定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交付于历史与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