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黑的“老包”姓杜名富生,高个头的他配上一副墨镜,生就的一副黑脸包公相。
生于东罗白村的他自幼爱抱打不平、“管闲事”,主持公道是他孩提时的一大乐事。由于他爱揽事、会管事,自然而然由儿时的孩子王“荣升”东罗白村治保主任,成为成人世界里的家长里短、矛盾纠纷的调停者。遇到吵架、拌嘴、事故、纠纷,一团乱麻很快会理出头绪。由于他办事公道,这“包黑子”几近取代其原名成为“官名”被大家亲切呼唤。去年12月份以来,“包黑子”再次“升官”,被聘为西谷乡矛盾纠纷联调中心调解员。这一来,“包黑子”有了大舞台,上任不足一年时间,不仅处理了许多即时纠纷,更化解了20多起积案,其中不乏几十年的“死结”。
老杜文化不高,调解中却能将政策、法律用得头头是道。用心的他记忆力特别强,在实践中随学随用,一丝不苟。一次,一位邻村老人因子女无能力抚养,老杜便将其外孙子女一并唤来,通过情理、法理及各种道理,为老人解决了养老难题。
老杜“断案”土洋结合、雅俗并重。有不讲理的和他急,他声高气壮嗓门大,那股势不可挡的气势,再拗的人也会被他拧过来。老杜说,我站在公正的立场说话,谁有理向着谁!公正就是他的制胜法宝。老杜口才好,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有时还与专业律师“一决高下”。一次,一位大公司的老板和一位老实巴交的村民发生纠纷,老杜用充足的证据义正严词地用标准普通话打赢了官司,不仅挽回了村民损失,还让对方心服口服地惊叹:“清徐人懂政策,素质高,就连村里的调解员都一点不含糊。”
老杜“断案”全副武装、全天待命。老杜的手机24小时开着,老杜的私家车24小时备战,一有情况发生,老杜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介入,每一次的调解,他都会全力以赴,犹如战士上战场一般,丝毫不曾松懈。每当矛盾化解,老杜便会长长儿吁出一口气,快乐与成就感溢于言表:“这事儿终于‘和’了。”对于村里人常说的这个“和”字,而今老杜理解力更进一层,他告诉记者:仔细细琢磨这个和字,就是和谐社会的和呢!正派正直的他能压事儿、敢担事儿,每次调解遇到需要当保人的关键时刻,他都会挺身而出,他以自己的人格与威望担保,大家信得过。
老杜的调解讲得就是个“理”:“打了盆说盆,打了碗论碗”。每遇有双方见面调解中一时激动将前因后果抖开来不停争执时,老杜的这个理便会将“盆儿碗儿”分得一清二楚,将一家一本难念的经统统给念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抢一步寸步难行”,这是老杜常常阐释的又一“纹理”。每次调解中双方互不相让时,老杜就会挥着两手分开来打着比方:这退一步才能有路!然后将两手合起来证实:这抢一步便会没有了路!听得人心服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