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白帝城 作者:韩玉林 时间:2022-09-14 次数:31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传世之作,仿佛1000多年的景象就在眼前。之后,总盼望有一天能到三峡、白帝城看看,一睹她的风采。机会终于来了,1991年5月,我与县人大的7名同事去到重庆,游过一次三峡。那次是从重庆坐轮船到武汉,沿途欣赏了两岸风光。除三峡外,还有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等景点。那时,只建起葛州坝,没有三峡大坝。长江的水流,除西陵峡有所改善外,滔滔江水仍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事隔24年后的2015年4月,我随旅游团,再次游览了三峡,造访了白帝城。终于如愿以偿,圆了一个多年的梦。
  船过奉节,顺流而下。遥望瞿塘峡口,但见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这就是三峡著名的游览胜地白帝城。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距奉节城东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此处当三峡门户,把渝东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从三峡大坝截流后,这里的水位上升了170多米,淹没了大半个白帝山,白帝城成为一座孤岛。刚下我们乘坐的东方王子轮,映入眼帘的是长长的风雨廊桥。长廊里挂满了许多名人、景点的照片,两旁关、张、赵的帅旗迎风飘扬。
  我们紧跟导游,穿过风雨廊桥,来到忠义广场。新建的忠义广场占地7000多平方米,在桂花、香樟、银杏等名贵树种的掩映下,古朴而气势恢宏。广场中央有一尊黑褐色,手持羽扇,肩披斗篷,5米高的诸葛亮铜像,巍然挺立。他身后是一面长16米,宽4米的汉白玉雕刻的名篇《出师表》。尽管已过去了那么久,我依旧记得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此,我仿佛看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当王莽依靠外戚篡位时,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割据了四川。公孙述在天府之国里,势力渐渐膨胀,野心勃勃,一心想当皇帝。他骑马来到瞿塘峡口,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扩修城垒,屯兵严防。后来公孙述听说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的雾气,其形状宛如一条龙,直冲九宵。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日后必然登基成龙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所建城池取名“白帝城”,此山亦改名“白帝山”。公元36年,公孙述与刘秀争天下,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在公孙述称帝的12年间,各地战乱频繁,而白帝城一带却比较安宁。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特地在白帝城兴建“白帝庙”,塑像供祀。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刘备为给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命丧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公元223年6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700里军营,败于夷陵猇亭之地,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遭受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国事和儿子刘禅(阿斗)托付给诸葛亮,不久病逝,史称“刘备托孤”。至明朝,公孙述的塑像被搬掉,几经变易,成了祭祀蜀汉君臣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地方,但“白帝庙”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白帝城建在白帝山上,四面环水,绿树成荫,犹如人间仙境。我们迈开双腿,沿着长长的石砌台阶,随人流攀登而上。几经曲折盘旋,终于到达一处景点,累得满头大汗。导游指着旁边上写“夔门”二字的石碑说:夔门是三峡的西大门,又名瞿塘关,历来是进入四川盆地的门户,1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用得就是夔门景色。有几个游人拿出10钱来比较,果真如此!站在碑前望夔门,只见两侧的高山壁立如削,夹江对峙,高耸入云,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导游告诉大家,“夔门天下雄”与“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并号巴蜀四大奇观。这里是拍摄夔门的最佳地点,大家争先恐后纷纷拍照留念。
  领略了夔门的雄伟气势,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继续前行,很快来到白帝城城门。城门两侧“东连荆楚压群山,西控巴渝收万壑”的对联,道出了白帝城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入城门左转,又见一门,难怪有人说:白帝山上白帝城,白帝城中道道门。跨越此门,天地开阔,原来是到了白帝庙前。白帝庙大门,古朴端庄,攀龙附凤,浅黄淡红的底子上密布的雕塑,一律的白色基调,像一件精雕细刻的玉器稳稳地立在阳光里,显得庄严肃穆。步入白帝庙,再上几个台阶,就是庙的主体建筑托孤堂,内有刘备托孤彩绘雕塑。只见刘备坐在病床上,刘禅兄弟俩跪在地上,诸葛亮站在床边,文臣武将分列两边。群臣表情凝重,有的黯然伤神,有的潸然落泪……在此,刘备的殷切之盼,诸葛亮的肝胆尽忠,均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故留下了白帝城托孤的悲壮史话。
  明良殿是白帝庙的正殿,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这座庄严宽敞的殿堂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殿内供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的彩色涂金塑像,似乎仍在述说着三国雄风。大殿正上方悬挂“汉代明良”牌匾,现已被收录《中华名匾》。武侯祠位于明良殿西侧,祠中供奉诸葛亮及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的彩色塑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的这一子一孙也是贤臣,为蜀国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诸葛亮是刘备死后,蜀国的实际执政者,曾被封为武乡侯。他治蜀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斐然。观星亭位于武侯祠前,底层由12根木柱,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传说,诸葛亮率军入川时,曾在此夜观星象,思考用兵战略,“观星亭”由此得名。亭上有一古钟高悬,亭中的石桌、石墩上镌刻着杜甫窝居夔州时,写得著名诗篇《秋兴八首》,雕刻精细,独具特色。
  白帝城不但是金戈铁马之地,文化内涵也极其丰富。唐宋以来,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武、陆游、黄庭坚、范成大等都曾经游白帝城,观夔门,留下了许多珍贵墨迹。杜甫更是在白帝城后的草堂河边建有“草堂”,居住近两年,写诗400多首。所以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东、西碑林分别位于明良殿与武侯祠两侧的长墙上。这里荟萃了从隋代至清代的70多块碑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精品。其中最著名的两块隋碑,距今已有1300余年。在东碑林中《凤凰碑》和《竹叶碑》最引人注目。《凤凰碑》侧有一幅“巫山峡锁全川水,白帝城排八阵图”的碑刻对联,书法苍劲有力。《竹叶碑》远看是三枝翠竹,细看却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篁意,丹青独自名,莫嫌孤叶淡,经久不凋零。”作者借此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的艺术形象,赞扬三国时刘备三兄弟的光辉业绩。庙宇的墙壁上,还镌刻着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书法《早发白帝城》诗篇,更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白帝城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及工艺品就有1000余件。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战国时的巴蜀铜剑,形如柳叶,工艺精湛,游人观赏之际,从心底赞美古代巴人的智慧及手艺。岩棺室内,珍藏着三峡最后的一口悬棺,棺木由完整的木块挖凿而成。据考证,葬入里面的是一位13岁的孩子。悬棺,三峡峭壁上一道神秘的奇观,已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不朽象征。白帝山上还有彭咏梧烈士陵园,他就是《红岩》中江姐(江竹筠)的爱人彭松涛的原型。三峡水位抬高后,只淹掉杜甫西阁、观音洞、索道、八卦阵,白帝城最值得观看的景点都在,我们基本上都游览了。
  白帝城风景如画,古迹众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早已成为中外游客,游览长江三峡的必到之地。我们返回东方王子轮,继续顺流而下。
  再见了,白帝城!再见了,夔门天险!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