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与伟大时代同频同心,与伟大征程同向同行!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回首来路,历史值得铭记;眺望前方,使命任重道远。为迎
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本报特开设“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
量”主题专栏,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
参与!
2022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前半年,我们举办北京冬奥会,共贺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成功将神州十四号升向星空;后半年,度过建军95周年后,我们也将在这个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迎来党的二十大!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倍感我们这代人肩头的责任之重,也深刻意识到此时此刻的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素质,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挑战。
放眼全球大势,地区冲突加剧、疫情不断肆虐、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等问题,无一不影响着我国的外部发展环境,也如一座座大山般挡在祖国的复兴路上,让我们倍感压力。这不禁让我想起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生长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奋起于风雨飘摇的时代,条件比我们更加艰苦,却为什么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带领人民走向胜利呢?这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加以认真思考的。怀着这些困惑,连日来,我静心阅读了许多的优秀红色经典作品,我终于从中找出了答案,那就是信仰!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红岩》精神给予我的那份信仰——它使我坚信,只有铸就钢铁一般的坚定信仰,才能在前行的路上战胜重重困难,信心百倍地朝着人生的目标不断迈进。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红岩》,领略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让信仰铸进灵魂,让忠诚融入血脉!《红岩》由曾于国民党集中营中幸存的现代作家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小说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夜重庆地下党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光与暗、生与死的较量,再现了当时共产主义战士英勇无畏的形象,也展现了革命斗争的艰巨与为真理而战的伟大精神。
故事展开于1948年,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开办沙坪书店作为党的地下联络站。谁知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单擅自增大书店规模,还吸收了一名伪装成进步青年的特务郑克昌,为整个重庆地下党遭受重创埋下了伏笔。
许云峰察觉到危险,让甫志高通知人员撤离。可甫志高不以为意,结果当晚被捕,随即叛变革命,并带队相继抓捕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刘思扬、江姐等地下党员。一批共产主义战士被关进渣滓洞集中营,开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持续性的抗争。他们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没有透露给敌人半点口供。
后来,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只好假意和谈,释放了资产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刘思扬,派特务郑克昌接近刘思扬并打探狱中地下党的情况。不料郑克昌被刘思扬识破,只好再次伪装潜入渣滓洞刺探机密,却被余新江等人再次识破并设计除掉。而刘思扬则被抓入白公馆中,与党组织谨慎联络,并由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担任联络员。
到了1949年9月,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监狱党组织准备进行监狱暴动,装疯多年的华子良也开始承担联络工作。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派决定提前处决所有狱中共产党员,许云峰、江姐等战士英勇就义。当晚,渣滓洞和白公馆的战士们同时暴动,与华子良所率领的游击队会合,粉碎了敌人的计划,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故事中,许云峰在最后关头用双手为战士们挖出一条逃生之路,自己却甘愿赴死为党的营救计划争取时间;江姐身受插竹签的酷刑,却说出“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这样的豪言壮语;而最令我动容的则是小萝卜头。八九岁的年纪正是玩闹的年纪,小萝卜头从小在狱中成长,反而懂事好学,甚至当起党的情报传递员。他不满9岁便牺牲了,做出的贡献却比很多成年人都大。
革命先辈正是铸就了钢铁般的信仰,才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稳如泰山,在面临挑战时勇敢迎接。在信仰精神的照耀下,他们身上所遭受的苦难,都已化为革命独有的血色浪漫!
同时,《红岩》中所展现的信仰精神不止体现在故事中人物的事迹中,更能从它的创作者身上找到无数感动。《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在国民党集中营时,曾与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共同生活过,一起为战友开追悼会、绝食、举办联欢会,度过了那段最黑暗的时光。其中,杨益言还坐过老虎凳,他们能坚持到最后,最关键的,就是其刻在骨子里的那份崇高信仰。《红岩》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牺牲时年仅29岁,成岗的原型陈然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们与我们年纪相仿,却有着如此坚定的信仰,他们是愿意为真理和事业奉献,即便英勇就义也决不会选择苟且偷生的英雄;他们是“向死而生”有着崇高信仰的榜样。反观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遇到一些小挫折就会抱怨退缩,忘记初心,消减了对生活与事业的热情,与革命前辈相比,最缺乏的便是那份坚如磐石的信仰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读《红岩》,找回信仰的力量,重振我们在困难面前绝不退缩的信心与决心;读《红岩》,找回信仰的力量,让信仰的明灯指引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向,立于高远,见于平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实践中笃定前行!
读《红岩》,我们坚信,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希望;读《红岩》,我们坚定,强国有我在,复兴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