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解州关帝庙 作者:韩玉林 时间:2022-08-10 次数:25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在河东古代名人灿若繁星的天穹中,有一颗耀眼的星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被后世封为“大帝”、尊称为“武圣”的关公。关帝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关羽(160——219年),字云长,山西省运城市常平村人。相传,关公从幼年开始,便喜读《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深明大义。青年之际,因打抱不平,杀死乡里恶霸而远走他乡。在河北涿州遇刘备、张飞后,与之结义,发誓辅佐刘备,匡扶汉室。记得儿时看小人书《三国演义》连环画时,对刘、关、张桃园结义,对关云长千里送嫂、夜读春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华容道义放曹操等故事,看得津津有味,耳熟能详。觉得关公不但武艺高强,且特别讲义气。因他屡建战功,实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权割据。后因他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悲壮去世。蜀汉丞相诸葛亮评价关公曰“绝伦逸群”。
  关帝庙,又称武庙。那时“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且武庙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文庙。有人说,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关公文化和关公信仰,深植华人心里。甚至中国人走到哪里,关帝庙也随之建到哪里。随着华人漂洋过海,也影响到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关帝庙遍布华夏大地,北至黑龙江,南到香港、台湾,均建有气派的关帝庙。国内规模较大的有3处: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湖北当阳厚葬关羽身躯处,称为“关陵”;另一处就是山西解(hai)州的关羽故里衣冠冢,称为“关庙”。故有关帝“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之说。而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的关帝庙了,它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解州关帝庙位于运城市西南的解州镇,北濒银波浩淼的盐池,南依苍翠挺拔的中条山,景色十分秀美。它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重建,后屡建屡毁,现存多数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大火之后,历时十载而重建的。到清朝末叶,该庙又失火,损失惨重,但在民国年间又予以修复和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极为重视,不仅将它列入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一再拨款,对这座庙宇进行维护修复,使之恢复了历史的原貌。笔者从小就十分崇拜关公,曾于1995年5月,参观过该庙,写过相关文章。事隔25年后的2020年9月18日,与老伴张玉发从永济打出租车,又来到这里,再次拜谒了这座神圣的殿堂。景区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海内外游客、信众观光朝圣、寻根谒祖的胜地。
  如今的解州关帝庙,景区比原址扩大了一倍多。在原址的北面增加了一个御花园,在南面增建了景区大门和新修了广场。庙座北朝南,仿宫殿式布局,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庙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各式殿亭楼阁、木石牌坊应有尽有,整座建筑分南、北两大部分。南部为结义园,是为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而建的。园内有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等,亭内有残存高2米的线刻结义碑一通。园内桃林繁茂,千枝万朵,颇有“三结义”的桃园意境。
  北部为正庙,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前院中轴线上有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等建筑。两侧有木石坊、钟鼓楼、崇圣寺、胡公祠、碑亭等。后院是关庙的核心,以“气肃千秋”坊为前导,春秋楼为中心,刀、印两楼为两翼。前后院虽自成格局,但由于百余间廊屋围护缀联而又浑然一体。整座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前呼后应,雄伟壮观,其中以崇宁殿、春秋楼最为恢宏精美。这里庭院间古柏参天,藤萝满树,草坪如毡,花香迷人,使气势磅礴的关帝庙氤氲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崇宁殿是祀奉关羽的主殿,因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帝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殿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配以石华表一对,焚表塔两座,铁旗杆一双,月台宽畅,勾栏曲折,使人顿生敬佩之感。大殿宽7间,深6间,重檐歇山式琉璃殿顶,檐下施双昂五彩斗拱,额枋雕刻富丽。殿周回廊置雕龙石柱26根,蟠龙姿态各异,个个须眉毕张,活灵活现。殿内有一雕刻精细的神龛,内塑关羽坐像,神态勇猛刚毅,端庄威武。殿中有清康熙帝御书“义炳乾坤”、清乾隆手书“神勇”、清咸丰帝手书“万世人极”的3块匾额,更增加了崇宁殿庄严肃穆的气氛。
  春秋楼又名麟经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殿宽7间,深6间,2层3檐歇山顶,高33米,是关帝庙最高的建筑物,结构奇巧别致。楼下祀关羽金身坐像,有木制隔扇108面,图案古朴,工艺奇特,象征历史上山西108个县。楼上有关羽“夜读春秋”塑像一尊,面容、神态、眼神、坐姿,自然逼真,塑造极为成功,仿佛关羽再现。沿着东西两侧的36个台阶,我们登上二楼的悬空回廊,远眺盐池如镜,中条山似黛;近看庙中藤蔓花草,殿宇古柏,真是令人遐思万千……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在宋元明清四代王朝所处的中国封建后期社会中,解州关帝庙作为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宣传、普及和规范中国封建后期社会的道德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发生过重要的作用。明人吕子固在《谒解庙》诗中,曾无限感慨地吟咏道:“正气充盈穷宇宙,英灵烜赫几春秋。巍然庙貌环天下,不独乡关祀典修。”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关公的崇拜和敬仰,以及关帝庙遍布天下的盛况。
  关羽只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大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类似关羽这样的人物,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然而能被历代帝王屡加追封,受世人无限崇敬,致使“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宇遍及九州”的,却只有关羽一人。千百年来,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敬慕关公处世为人,视其为: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这种“忠、义、仁、勇”的精神,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品德,是人类文明的典范,是社会的楷模。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