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房村:党建引领“三化融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作者:本通 时间:2022-07-01 次数:15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县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集聚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杨房村在村党总支带领下逐步蹚出一条园区产业化、生产科技化、经营现代化“三化融合”促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新路子,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3.5万元。
  园区产业化挺起集体经济发展脊梁
  一是建园兴产优布局。由党总支牵头、村干部带头,破解“地”和“钱”两大难题,通过党员带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带头宣讲补助和贷款政策,建成集田园功能、智能示范、旅游采摘、文化赋能为一体的千亩城郊农业示范区。示范区总面积1000亩,包括葫芦园休闲观光区、设施农业科技展示区、特色杂粮高效示范区、果树栽培区等四大片区。采取“综改试点入股资金+财政补贴+贴息贷款+村民自筹”模式,一期项目建设的100亩、2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已投入使用,村集体收取单棚使用及管理费5000元。二期项目扩建400余亩、104栋日光温室正在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带动集体每年增收52万元。二是协同下游延链条。在延长产业链价值链上求突破,发挥当地食醋特色产业底蕴深厚的优势,就近为水塔、晋言居等醋企提供优质原料,推动特色杂粮片区的高粱作物多元化开发利用,发展醋饮料和醋保健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与山西美院开展“校村合作”,对本土特色艺术烫画葫芦进行设计开发,把葫芦精心加工成工艺品,以醋葫芦为卖点依托当地醋企销售。三是多元融合增效益。新建集游客中心、乡村记忆馆、研学基地三大场所为一体的村文旅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建筑主体已完工。下一步,将着力打造“一小时黄金圈”的农旅新名片,以设施农业大棚为基础发展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等休闲项目;以农家院落为特色打造乡村民宿;以民俗风情为纽带开办农家乐,开发“全醋宴”、沾片子等乡土美食;以“醋姑姑(醯娘)”为文化品牌,完善故事文本、打造互动仪式、衍生文创产品。
  生产科技化走稳集体经济蝶变路径
  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和村民针对性破解传统农业生产难题。一是良种护航,从“各自为战”到“集约示范”。针对传统农业生产中选种盲目化、分散化的缺点,依托科技展示区的联动温室探索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将温室发包给经济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村民,选择蔬果优良品种开展“集约式”育苗,采用立体栽培模式,紧盯市场需求和生产动态,为村民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二是良技管理,从“靠天吃饭”到“智能耕作”。针对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活苦累脏、管理成本高、自然条件依赖性强的难题,通过争取智慧农业项目补贴资金,与方圆村科技公司合作,为所有日光温室配备智慧控制系统,棚内安装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雨雪预警、环境光强弱等监测和传感设备,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棚内画面和环境指标,并一键控制卷帘、通风、灌溉、水肥、打药、补光等大棚设施。三是良法增效,从“品质随缘”到“精益求精”。针对部分农户种不好地、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通过村企合作,建设示范区智慧管理中心和示范区数字肥站,实现可视调度,所有温室监控影像和数据实时同步智慧生产平台,生产专家可远程实时掌握大棚内农作物生产情况,实时指导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增设前置检测,智慧管理中心内设检验检测、样品储藏,将蔬菜食品安全检测关口前置,从源头保障品质。
  经营现代化蓄积集体经济突围力量
  一是利益联结,探索经营新模式。着力培育“三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实行“党组织+园区+农户”运作模式,即村党总支带头引航把舵、制定发展规划、创新合作模式、打通难点堵点,同时负责土地流转、设施建设、产品营销等具体环节,聘请小队长对设施大棚分片管理服务;园区由合作社参与投标建设,探索提供设施蔬菜的存储、加工、包装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农户通过租赁方式以生产种植获收益或把土地流转给集体得收益,形成了运转高效、联结紧密、互赢共惠的有机整体。二是品牌加持,塑造竞争新优势。杨房村精心打造了“杨房情怀”农业品牌,坚持“优质蔬果、特色杂粮”品牌定位,以“人民情怀、人民共享、人民淳朴——人民的果实”为品牌核心价值,回归产品本质、体现地域特色、占领竞争高位。积极依托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平台打响知名度,以销带产实现农产品统一订单销售。三是培训赋能,响应职业新需求。村“两委”为农户聘请省农科院专家进行种植指导,邀请县蔬菜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帮扶,办好“农民夜校”“田间学校”,引导村民学习蔬菜种植、智能控制等技术,根据实际定内容、结合农闲定时间、适应需要定专业、方便村民定地点,集中起来课堂讲、田间地头蹲点讲、参观学习经验讲,形成了自觉学用新技术、齐心同走致富路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