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我的矿工兄弟 作者:陈丽斌 时间:2022-06-24 次数:23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矿工这一特殊群体平凡到被许多人所忽略。他们很少进入公众视线,为数不多的次数也是那矿难与事故把他们推入了公众视线。
  矿工从事的是一个脏、累、苦、险时时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高危行业,平日里安全帽、矿灯、自救器是他们每天上班的必备品,那身乞丐一般的着装,加之那双胶靴让人过目难忘!他们和许多普通人一样,有父母妻儿,但为了生活,为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把人生岁月奉献在百米甚至千米的地层深处,发挥着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以特有的敬业与担当,挥洒着青春汗水。他们用双手给世人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他们,书写着与自然斗争的壮举,推动着社会发展的历程,创造着属于煤矿工人的故事。
  煤矿又叫煤窑,没有下过煤窑,没有经历窑下的生活,你感受不到煤矿工人的艰辛。一天工作14小时是何体验?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岳云鹏地下585米挖煤矿,连续工作5小时体力不支崩溃到痛哭!路遥这位大作家曾经为了《平凡的世界》这部著作,亲身下井,通过主人公孙少平的故事反映出许多矿工的真实场景,累不累?苦不苦?难不难?痛不痛?或许看过原著或改编电影的人也没法体验那种感受,但作为一名矿工却身有感触,真正的男人得担当,得扛起家的大旗,为了父母妻儿,为了未来可期,再难也要坚持,再苦也要下咽,唯有在苦难中修行方能得到心中的那份期盼,那份美好。
  一直在学校上学的我不曾下过煤窑,但为了改变家庭条件,我选择进了煤矿,当了一名锚喷工,从而有缘结识了一帮开拓实干的弟兄。他们大多都是农合工转正,多年的煤炭生涯炼就了一身本领,采、掘、打眼、放炮、开掘进机、皮带、溜子、锚杆机、凿岩机等等井下矿工的各项技能操作无一不精,说到工作他们总是津津乐道,但提起家却万般滋味。因为工作性质,一年之中陪伴父母妻儿的时间少之又少,放下工作,养不起家人;拿起工作,却又陪不了家人,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说起来真是满腹委屈言,一把辛酸泪!
  说起我,从学校毕业那一刻起,便在一线任劳任怨工作,为的便是让父亲与妻儿生活改善,挥汗如雨不言苦累,工作不慎有个碰手碰脚,为了怕父亲妻儿担心,也得一个人在矿上独自承担伤痛,面对现实的磨砺,唯独努力才是不二选择!
  矿工是极其普通的一群人,虽然那样的渺小,但都有责任与担当。有句话说的好:身上若无千斤担,谁愿拿命赌明天。生活在社会的最基层,肩负着妻儿老小的责任,昼夜不分辛勤劳作只是想多为家人挣一份保障。安全回家孝敬父母、养妻育子是你们的初衷,阖家幸福为家撑起一片天是你们的担当和责任。你们每天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流着最多、最黑的汗水。愿全社会给予矿工更多的关怀和关爱!及时改善矿工工作环境,提高煤矿工人生活质量。在此向所有我的煤矿工人兄弟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谨以这首《矿工汉子》,与我所有的矿工兄弟们共勉!
  一个个粗犷的矿工汉子,
  我该怎样书写你?
  任巷道潮湿腰压弯,
  任噪音煤尘光线暗,
  任身黑牙白炭灰面,
  任闷热汗水湿衣衫,
  哪怕井下处处险,
  只为家人生活甜!
  一群群煤矿汉子,
  用辛勤的双手撬下一块块浮矸,
  带式输送机运出用汗水换来的乌金。
  我们用热情把冰冷潮湿的巷道感化,
  机械的轰鸣是奋进的乐曲,
  刺耳的噪音就是激昂的奏章,
  采掘开采就是硬道理。
  一个个作业面承载着生活的信念,
  书写着煤矿工不屈的年华。
  已经习惯了班中餐的味道,
  习惯了脱下笨重水鞋露出的酸臭脚丫。
  我们也有年迈的父母,
  我们也是儿女的爸爸,
  我们也有娇妻和温馨的家,
  因为我们肩负使命,
  不得不舍弃温暖的小家,
  为的是祖国的万户千家。
  因为选择了煤亮子这个光荣的职业,
  就甘愿放弃外面的喧嚣与繁华。
  面对困惑的人生,
  在无数个孤独寂寞的日子里,
  我们更需要理解和支持。
  无所谓掌声和鲜花。
  待到有一天,
  一排排黑炭到地面,
  一车车乌金重见了天,
  这就是我们对祖国和亲人最完美的回答。
  我们是矿工汉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正书写改变着生活与未来!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