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县开展“办实事、解难事”活动以来,县住建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通过广泛征求群众诉求,认真梳理群众意见,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确定了五件为群众办的实事或需大力解决的难事,全力加以推进。
——东湖西岸渔场区域环境治理工程。东湖西岸原渔场地带多年来杂草丛生,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水质恶化,常年散发着刺鼻的恶臭,成为“脏、乱、差”的集中地区,群众对此反映很大。为有效改善东湖西岸环境状况,县住建局将东湖西岸渔场区域作为今年西岸环境治理的重点,经过与渔场权属人多次协商,达成了改造意向,并组织规划、东湖园林管理所、绿化管理所等部门对该区域展开了集中整治。改造工程总面积4590平方米,其中鱼池面积2500平方米,共清理淤泥、杂物500余方,围堰回填培植土1900余方,整理围堰400余米,种植柳树172棵,荷花3000余株,丁香、连翘等3200余株,安装护栏40余米。现在的东湖西岸渔场区域已成为东湖新的一景呈现在游人面前。
——解决旧城子弟校、幼儿园区域排水难的问题。由于该区域周边地势较高,排水十分困难,加之原有排水渠道堵塞,一到雨季路面积水严重,给师生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县规划勘测部门技术人员连续多日对该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地形测量,通过地形数据比对,选择了最佳排水路线。县市政公司完成了北关街至东湖广场北端的路面硬化,将北关街汇集的雨水顺引至东湖内;同时将职工子弟小学门口废弃多年的排水渠进行疏通清理,使积水能通畅地排入莲花池内;对职工幼儿园北侧便道进行坡度改造,将路面积水顺引至莲花池内,并对常年堆积的垃圾清理外运。从改造、整修情况看,该区域在今年的几场集中降雨中,未形成影响通行的路面积水,整治效果显著。——开展自来水厂环境整治,实施县城供水管网改造。供水安全是县城居民一直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确保自来水水质安全,县住建局将自来水三座水厂环境整治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作为为民办的一件重要实事,组织开展了三座水厂环境整治工程,整治工作包括厂区绿化、美化、照明设施安装以及二水厂水质化验室建设等项目。三个水厂绿化面积近2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000余株,栽种绿篱30000余株,草坪13516平方米。为进一步加强水厂的安全防护,自来水公司在三个水厂安装了照明射灯,对围墙、水池护坡、围墙护坡进行了全面加固,安装了铁丝网,对深井重新加固了防护盖板。二水厂标准化水质化验室已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9月份自来水公司完成了对9个蓄水池的轮换清洗。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了监理、施工招标,将于近期展开施工。
——完成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惠及面广的民心工程。今年省、市给我县下达的改造任务为1500户,为把好事办好,县住建局高度重视,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具体抓手加以落实,制定了实施方案,对1500户改造指标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明确救助标准、严格操作程序、逐户审核公示等措施确保公开透明。通过施工指导到户、质量督查到户、工程验收到户确保工程质量。目前,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开工率100%,已竣工1452户,竣工率97%,还有48户正在施工,整个工作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实施集中供热改造工程,改善供热质量。针对2011年县城冬季集中供热出现的问题,今年,县供热公司聘请牡丹江市三北供热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对县城整个供热系统进行了分析诊断,确定了具体技术改造方案。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供热公司克服困难,完成了对热源厂、供热三站的全部锅炉维修,设备大修;实施了主管网改造工程,在文源路、紫林路、307国道主管网新增8个补偿器,更换一次网阀门8个,二次网阀门512个;改造3个换热站,维修26个换热站;在全省县级城市率先实现了集中供热中水回用,从污水厂铺设供水管道2000米,建设中水软化处理站1座,将污水厂处理后的中水补充到集中供热管网,既提高了集中供热用水的保障能力,又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资源。
目前,县城集中供热已全面展开,县供热公司正积极应对供热初期各类问题,确保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稳定。
张飞跃
县住建局注重实效办实事五项工程惠民生
作者: 时间:2012-11-07 次数:312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