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的准备,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这些方面是幼小衔接的根本。
近日,东湖学前教育集团和古交市机关幼儿园共同承办了“聚焦幼儿运动能力助力科学有效衔接”的线上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运用的是“三位一体”联动教研模式,从教研环节来说,运用“三段四式”主题化系列化教研模式,对“喜欢运动”的目标进行解析。
根据关键期理论,发展力量与持久力的最佳年龄是4.5-6岁,3-6岁均是灵敏及协调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园所在设计体育活动时,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各个动作目标进行了分解,灵敏与协调动作38个,力量与耐力动作37个。
本次教研分为三个路径:
路径一:凝炼教研专题,源于教师“真”问题。
把老师们遇到的困惑凝炼成教研专题:有效开展户外活动的策略研究,并将专题分解成四个小专题。把空间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园领导和导师组参与;把材料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中青年教师组参与研究;把时间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把自主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清徐县实验小学幼小双向衔接团队参与。
各组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后,进行组外交流互访,进一步完善策略。
路径二:引导积极参与互动,关注教研“真”体验。
专题一:把空间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东湖学前教育集团南营留园区郭美英园长分享。
东幼的户外像一个充满野趣游乐园,自然宁静、丰富幻想、野趣挑战,处处流淌着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的痕迹。将幼儿意识融入环境,课程意识落实到环境,让环境如有魔力一般,吸引幼儿与之靠近,并在积极互动过程中产生丰富感知,直接经验、形象知识,实现“无声的环境、有生的教育”。在这样的户外中成长,孩子们能自由地选择,共同学习,大胆创造。因为,他们才是这个地方真正的主人。
专题二:把材料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
由青年组代表韩经玮代表分享,把材料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
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种踏踏实实、设身处地的“角色反串”式教研,改变了以往枯燥无味的你讲我听的教研方式,每个人都在参与,每个人都在反思,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通过体验,我们更理解了孩子,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专题三:把时间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东湖学前教育集团家委会成员王英英代表分享。
孩子对于父母陪伴的渴望,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满足,最需要被温柔对待的一种。在教育路上,老师、家长与孩子是亘古不变的“铁三角”。
专题四:把自主还给孩子的有效策略,由清徐县实验校教师温媛代表团队分享。
清徐县实验小学全程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为孩子们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展示了学校先进的育人理念。小学,是孩子从幼儿园向前迈进的另一个台阶,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两个学段不同的教育方式需要家、园、校做到未雨绸缪,携手为孩子做好学段间的过渡铺垫,这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
希望通过家、园、校的紧密合作,幼儿能从生活、身心及学习能力上做好全面的入学准备。愿家、园、校在幼儿成长的每个阶段,始终追随幼儿、贴近幼儿,用一颗赤诚之心迎接幼儿的每一次成长。
路径三:提炼、整理、分享,形成教研“真”成果。
一起共勉“重塑五步曲”:观念重塑、时间重塑、空间重塑、材料重塑、活动重塑。一起放手孩子,让他们自主管理、自主游戏、掌控活动,做活动的主人。为了改进教研质量,教研后,该园还实行教研三单制度,即质疑单、提问单、评价单。
本次教研活动以深度学习为脉络,儿童真实案例为基础,在专家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儿童运动兴趣,深度研究“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教研策略,为老师们理清深度教研思路和提升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为幼儿园下一步的园本教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