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专亦红大吉吉 作者:本报通讯员 阎培明 时间:2022-05-16 次数:54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提起大“吉吉”,在清徐县城,那可是鼎鼎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仅因为他有一手善于将各种食材艺术化的好厨艺,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有一颗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扶危济困的好心肠。人们亲切称呼他大“吉吉”、“大刘”,其实,他本名叫刘小维。
  小维今年40出头,高高的个子,留着时髦别致的发型,一说话,满脸笑容。自幼喜欢厨艺,小时候在家里,时常守在妈妈身旁留意观察切菜、用料、炒菜,将家里的菜偷偷做成各种造型。学校毕业后,自费学习了厨师技术,获得厨师资格证书,从此,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在酒店刻苦钻研厨艺,学雕花、弄造型、食材搭配、配料组合……用很短的时间把自己“钻”成了一名技艺高超的厨师,好多高档酒店争相聘用。2019年,在清徐航空飞行大会期间举办的“炒灌肠”厨艺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人们都翘起大拇指,说大刘是一名“特别专的好厨师”。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厨艺上“专”,更有一颗火“红”的心。虽然年龄还不是太大,但却是清徐志愿者协会一名资深老队员,献血屋里、暴凤雨中、扶贫路上、救助前线、抗疫战场……哪里有需求,哪里需帮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无偿献血,从此开启了一段执着、坚毅、无私的爱心之路,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于心心念念的公益事业。从2005年开始,18年坚持不懈,无偿献血60余次,献血总量12000ml。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中华红十字总会联合授予“无偿献血金奖证书”。并在捐献血小板时,郑重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名单。
  在坚持义务献血的同时,2010年又主动加入“清徐义工”,积极投身扶危助困各项活动中。和几个志愿者同伴收集书籍资料捐赠给贫困山区学校。严寒中、烈日下,收集旧衣物,分拣、打包,自费驾车,长途跋涉,捐赠给交城、静乐、临县等贫困山区老人和儿童。每年的中、高考期间,自发组织车辆义务接送中高考学生。2016年,在共青团清徐县委、清徐县慈善会、清徐县文化局、清徐报社主办的“点亮爱的心灯”公益表彰晚会上被授予“爱心人士”称号。2019年又被评为“点亮爱的心灯”优秀志愿者称号。
  点点爱心,使自己更加充实、温暖,但在惊险刺激后成功救援受困群众,更使小维感受到的是成就感、幸福感。2018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组织了一支救援队,多少次一个求助电话打来,立刻启程,奔波在救援寻找的路上,不管严寒酷暑,还是深更半夜,义无反顾,因为他深深知道: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生命。在他心里始终坚信,积德行善尽自己最大的力,救人一命,大德大善。
  不用申请,不用报名,小维已经是县里挂了号、社区出了名、“义工组织”少不下的志愿者,无论大事小情,只要需要志愿者,他就会第一时间飞奔而去。2019年,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志愿者活动,同年十月又成为清徐焰火节志愿者,2020年又参加了尧城飞行大会志愿者活动。
  在遇到重大紧急情况时,更是义不容辞。2021年10月,我县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孟封、尧城等地洪水泛滥,房屋倒塌、群众受困,他第一时间和队员来到前线,和队员们搬运物资,组织协调各种社会力量抢救受困群众、加固堤坝、送衣送药……
  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来到所辖区的社区报到,连续20多天,24小时待命状态,吃饭没准点,在社区主要做核酸样本转运的任务,成功完成了37500支样本的转运工作,做到零差错、零延迟,万无一失,精准无误。
  在聊天的过程中,问小维,还有哪些事例和称号,他呵呵一笑,谁能记得住!
  是啊,近20年的公益爱心之旅,有多少件好事谁能记得住,有多少汗水泪水谁能数得清,有多少点赞、有多少贴补谁能记得明清!
  我也在想,是什么让小维能20年雷打不动,始终如一、坚韧执着做好一件事?
  不为别的,只为了那份初心,这份使命。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