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情人有情全家上阵战疫忙 ——我家的战疫故事 作者:本报通讯员 郭雅 时间:2022-04-29 次数:16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13日,清徐爆发了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一名共产党员,我第一时间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协助医护人员参加了孟封镇程村核酸检测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中。
  第一天,我早上六点穿好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开始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工作一直持续到半夜一点。
  第二天、第三天……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流程,我有着更进一层的感触。在核酸检测工作中,我迅速熟悉工作流程,认真数棉签、扭试管……丝毫不敢有一丝松懈,协助太原西山医院的雷英丽医生顺利完成了采样。近距离的接触更让我感到医务人员的辛苦和勇气,在其他组收工后,我和雷医生仍一直坚持到给最后一个人做完才收工,采样完已是下午两点半,吃着凉了的饭菜,我的心里却是暖的。
  “请戴好口罩”、“请大家保持好一米距离”、“请大家提前扫码填写信息”……我还配合山西省针灸医院的一名医生专程驾车去给红码人员做核酸检测,负责给红码人员采集信息。在核酸采集点,我主要负责核查健康码、引导扫码登记信息、帮助录入信息等工作,从东半村跑到西半村,当采完所有人的信息时,我已经一身大汗了。11轮核酸检测和4轮抗原自检,全部阴性,让紧张压抑的心情有了一丝安慰。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
  一连几天,我都是在这忙碌而又充满成就感的志愿服务中度过,为了加快检测的进度,没有喝一口水,没有上一次厕所,导致身体上火,引起便秘,脸上也冒出了好多痘痘,但我觉得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回想起2020年,我也曾跟随父亲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经常值班站岗。防护服穿在身,就意味着一份责任,不管风吹日晒,无论严寒酷暑,都得坚持到底。”我相信,坚定理想信念,才能迸发出无限力量,这样的人生经历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我要种好菜,随时准备接受党和政府的召唤,保障蔬菜质量,为群众做好基础保障。”这句话经常被我的父亲郭文彬挂在嘴边。父亲是2022年合并村离任的村主任,工作十年,兢兢业业,现从事大棚种植。他在得知全县范围内进行交通管制,蔬菜流通不便后,回到家装载了刚采摘的新鲜蔬菜,急匆匆地送到了集义小王村。他说:“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十年干部生涯,造就了坚决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的决心。”蔬菜虽轻,情意却重。2013年,他还不顾家人反对,用家里多年的积蓄为村民解决了“十年拉水吃”的困难,垫资47万为全村凿了480米深井。父亲是我们人生的坐标,是我一生的引路人。
  我的妹妹郭博,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也是一名预备党员。由于河东地区封村的原因,被迫与家人分隔两地。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物资的供应及配送已经成为了社区内居民最关心的事,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奋战在一线,在得知每个单元需要一个人帮助大家统计生活物资时,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她说:“我想这是我能做的、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她在第一时间接到社区通知就挨家挨户为大家发放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保障疫情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供给。并为业主上门登记信息,分发核酸检测试剂,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妹妹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贴“封条”,她说:“叔叔阿姨们很暖心,每天的无数句‘谢谢’、‘辛苦啦’,感觉即使上上下下无数趟,我也满足,我年轻,可以跑来跑去,我不怕累,只希望我们的家乡能够早日康复,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面对这场疫情,这是我能贡献的一点绵薄之力,这也是我心向党的诚挚行动。”
  疫情无情,人有情,希望用我们的行动,为这个城市带来温暖和希望!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