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能少” ——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追管人”日常纪实 作者:本报通讯员 段小娇 董晓萍 时间:2022-04-29 次数:15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疫情期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天使白”、不是“警察蓝”、也不是“志愿红”,但是,他们的汗水却一点也没少流。他们每天一睁眼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收工时经常是深更半夜,一个个试管、一串串数字是他们工作最主要的内容,他们要通过清点、统计,最终让这些数字和系统数据完全吻合,他们就是“追管人”。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什么是“追管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赶快和实验室对接一下,怎么缺了3管?”县卫健体局医政科工作人员张亚英着急地说。“是用错管了,把五混一的管当成十混一了?是信息员录入信息的时候弄错了?是实验室接收时候忘记扫码了?”……工作人员正在核实汇报,杂乱的数据、不知名的原因,给原本复杂的工作更增添了难度。
  这是“追管人”工作的常态,在核酸采集过程中,他们要紧盯系统,时刻关注后台数据的变化,要紧盯各乡镇核酸检测的进度、送检率、签收率,紧盯标本是否送达规定的实验室以及送检是否合格;采集工作结束后,更是来到了他们的战场——确保核酸采集的标本全部转运到指定的实验室,使系统“采、送、接”数据完全匹配,即采集的标本管数和人数必须要和送检的标本管数、人数以及实验室接收标本的管数和人数相符,一个人也不能差。
  由于核酸采集量大、采集点位多,信息采集、转运标本或送检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有时会出现空管、漏液管、用错管、转运损管、箱管数目不符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在核酸采集工作中,谁也无法知道这些漏管、损管中是否有阳性样本,所以医政医管股工作人员在全员采集工作结束后,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追管”,他们要看各采集点的管数是否完全采完,是否完全送达,实验室是否完全接收、完全检测……他们必须把所有采集的样本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项工作是核酸检测工作中最细节的工作,也是全县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旦没核对上管数、人数,万一漏掉阳性病例,会对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和严重的后果,这是他们的任务,更是他们的责任。
  这群“追管人”的头上都顶着很多的“?”,“管数不对,决不收兵”这句话成了他们的默认指令,即使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也挡不住他们“追管”的信心。如果其中一个管的数字有出入,则需要找到这一个管的全部人数,指派采样工作人员重新进行采集,并监督采样成功及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上机检测,无论忙到多晚,当天必须核对清楚结果,而半夜重新采管也是家常便饭,他们常常忙碌半宿只为追到一个管。“终于都合上了!”随着一声激动的叫声,大家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他们的内心有喜悦、有自豪,也有如释重负后的放松……这是“追管”工作的成果,是对一线工作者辛勤工作的回报,也是对全县人民的责任与承诺。这样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在继续,每天都是起点,但始终没有终点。
  当将所有的管数和系统相投后,他们并没有大功告成,也不能放松休息,因为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还未反馈。“××管出现初筛阳性。”当收到这样的信息时,他们必须立刻追踪标本码,确定管内所有阳性标本关联人员,迅速调兵遣将,调配医务人员逐个上门单管采样送检,同时将涉管人员信息推送流调专班开展流调。待检测结果出来锁定阳性目标后,立即上报并联系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120救护车进行转运。他们虽然不是一线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他们是后方指挥部的主要力量,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卫健体人,要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冠病毒大敌当前,只有精益求精、慎之又慎地做好周密安排,为县委、县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撑,才能在与病毒赛跑的路上争取更多时间,最终打赢这场抗疫之战。每一位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斗士,他们为家园而战,他们都是英雄。“前线”的“战士”特别辛苦,后方的“英雄”也值得尊重,致敬这一群在疫情防控歼灭战、阻击战中默默奉献的“追管人”!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