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陷阵铁娘子 ——记东湖街道人大主任、工会主席王小萍 作者:本报记者 苗志崇 时间:2022-04-25 次数:13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采访,这句话从王小萍沙哑疲惫的嗓音中说出,依旧掷地有声、令人振聋发聩,让人过耳难忘。采访的节奏有些紧张,我们是在不同的场合、随她处理工作中边走边谈和在她不停地接打电话中度过的。疫情防控形势虽已相对平稳,但还是有太多的后续工作需要跟进、协调。
  我县疫情形势波动以来,王小萍分管辖区内出现河西地区首例密接者。医卫、安保、社区、片区闻令而动,迅速控制局面,管控、隔离、消杀、防疫应急即刻进入状态,四方辐辏,有序运转。多部门相互配合联动、无缝衔接,居民处变不惊、井然有序的背后,是王小萍和她的同事们的大量工作。
  今年以来,东湖街道全面实施“微网格”战略,将从前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细化、具体,以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王小萍分管的金沙滩等六个片区首当其冲,六个片区里有高层、普通楼房、平房,人员密集、居民成分复杂、人口流动性大,是县城区域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是今后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王小萍和同事们进门入户,逐个走访,全面摸排居民成分、生活状态。将社区内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居民积极分子全部发动起来,按照区域分为六大块、66片区+N的管理模式,将管理的触角落实到具体每个单元、每一户,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服务效果。在此次的疫情惊变中,他们的日常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出了良好的运行状态。
  虽然有了好的基础,这次的疫情反复还是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除了协调、组织、配合各部门正常开展工作之外,六个片区居民的吃喝拉撒、医疗保健都成了街道和社区的日常,居民的情绪波动、头疼脑热乃至于任何不便出门的繁琐小事都是必须要关心、关注、关切的问题。
  王小萍和她的同事不仅仅是疫情防控的宣传员、管理员,还是疫情防护的治安员和群众生活的保障员。谁家有老人、谁家有病人,哪些家庭需要常备慢性病基础药物,都是社区服务的应知应会应记。小萍的手机是二十四小时不停息的服务热线,生活有需求缺少吃喝了,情绪上有疙瘩闹矛盾想不开了,人们都能想到这位“知心大姐”。“亮明了身份就不能想退缩,选择了冲锋就不能有犹豫。作为一个党员,更应该时时处处冲在前面,干在前面。”王小萍如是说。
  短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带给王小萍的不是劳累,而是感动。“没有想到过群众会有这么高的觉悟,这么积极的行动配合,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极大地缓解了我们工作队伍人手紧张的困难。西关工贸股份公司的领导和干部们闻风而动,主动担当,填补了很多我们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充分体现出了我们街道‘抓党建、促基层’的良好效果,机关和社区党员表现出来的无畏斗志和无私奉献,在群众中形成了极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给我们的工作减轻了很多难度。”
  回到社区办公室短短十几分钟,小萍一边解开防护服、摘下手套透气,一边用满是起皮的手不停地接打电话。时近中午,金沙滩社区的居民陈大哥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面条、白大姐端着一大锅菜走了进来,“从大清早一直忙到现在,赶紧填补昂些,这不吃饭可不行啊!”小萍一边笑盈盈地和老陈打着招呼,一边对我说:“这些天,啥都顾不上,就是陈大哥每天在家里做了饭给我们送过来,吃了他的面,浑身都是劲儿。”
  虽然还有很多想要了解的方面,但看着这群吃饭都像是打仗的社区干部们,我知趣地告辞,暂时结束采访。小萍带我到小区门口履行出入手续,开门禁送我出来,正好遇到回来的西关工贸公司总经理刘八儿,手里还拿着一个卷起来的旗帜。我惊讶地问:“这是什么?工作的时候做什么用的?”“这是党旗啊,我们去哪儿就把它插哪儿。”说罢展开,红彤彤的旗面迎风飘扬,金黄的斧头镰刀耀眼生辉。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