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清徐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之“疫线”实战侧记 作者:本报通讯员 刘颖超 时间:2022-04-25 次数:15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疫情防控,重在基层、难在基层。面对突发疫情,清徐县把打好打赢防控遭遇战阻击战作为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一次实战检验,第一时间将河东片区52个村按照100人左右的标准细化为544个微网格,2624名党员干部下沉封控区蹲点作战,处处党旗飘扬、党徽闪亮,坚决织密筑牢封控区疫情防控“安全网”,在战疫大考中答出基层治理“最优解”。
  下沉网格,火速集结冲锋“最前沿”
  各单位党组织接到下沉网格蹲点村庄支援疫情防控任务后,第一时间集结骨干力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迅速下沉所包联村(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等工作,持续坚守奋战在一线,全力服务在一线,为抗疫工作保驾护航。
  在孟封村敬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县水务局的党员志愿者正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核酸检测。“越是吃紧的时候,越要加强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服务,有的老人不会操作,我们就耐心讲解、安抚他们的情绪”。志愿者还为村内家家户户贴上封条,确保村民足不出户,同时按照“各村不相通、村内各街不相通”原则,与兄弟县区支援队伍共同对入村道路进行围挡封堵,有效减少人员流动,阻断潜在传播风险。“镇村干部太辛苦了,从清明节到现在一天都没休息,希望我们的到来能为他们有所分担,共同战胜疫情。”
  党员带头,迎疫而上直面“最危险”
  “我是党员我先上,保证完成任务!请组织放心!”县委统战部在北内道村网格蹲点工作的13名志愿者中12名都是党员,县检察院下沉徐沟镇丰润村开展疫情防控的15人中就有13名党员……做核酸、贴封条、装围挡、守卡口……处处闪耀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将满腔赤忱洒在疫情防控一线上,勇担党员之责,无愧“先锋”之称,以实际行动彰显“党旗红”。
  4月17日,县自然资源局下沉太原幼师隔离点,党员和志愿者们负责隔离点物资转运调配工作,还有3名党员主动报名加入隔离酒店专班。在县委组织部的号召下,各方积极响应,领导干部和党员踊跃报名,30人组成驻隔离酒店先锋队伍迅速集结,分赴杏花岭26个隔离酒店开展管控服务工作。“也知道很危险,会有些担心,但这个时候就是该党员先上,为群众冲锋陷阵我们义不容辞。”他们这样说道。
  群防群治,有效探索抗疫“最优解”
  清徐县在微网格实行“四包一”措施,每个微网格按照1名党员干部、1名公安干警、1名医护人员、1名村党员志愿者的配置,由各单位包联对接,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微网格中,与公安、医护人员及村干部共同做好网格内人员的监管、服务等事项,严字当头、不进不出,构筑网格抗疫的屏障。
  4月19日,是县委组织部梁珂40岁生日,没有蛋糕,也没有丰盛的饭菜,更没能和家人在一起团聚,驻地的条件艰苦,但他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的初心使命。梁珂、高弘等同志来到包联对接的王答乡黑城营村,已经下沉网格工作四天了。头一天,他们在车里将就睡了一晚,现在同下沉服务的8名民警同志一起被安顿在村里的小学,充分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黑城营村目前为封控区,全村细分为15个微网格,每天晨起,他们都要开着“流动党旗车”挨家挨户做核酸采样,采样完毕再重新贴好封条,接着马不停蹄进行环境消杀、物资派送、调查摸底、问题检点,梁珂发现个别村干部穿戴防护服不规范,就及时上前提醒:“关键时刻,安全第一,一定要做好防护!”
  高弘的手上新旧疮疤交叠着,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皮肤出了很多水泡,走访下来一双鞋子从黑色变成土黄,他介绍说,“村民们看见核酸采样车上飘扬的党旗,会更加安心、更加配合我们工作,这就是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我们吃在网格里、住在网格中,虽然每天很忙碌很辛苦,但脚上沾着泥土、心里很踏实。”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与群众鱼水相依、血脉相连,从整合资源到提高效率,网格化群防群治是我们找到的疫情防控“最优解”。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的开展,群众从开始的不理解到主动支持,如今封闭防控逐渐显现初步效果,所有村民都能自觉做到足不出户,安心等待解封,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