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哉,慎到!
作者:武瑞成 时间:2022-02-21 次数:192 语音阅读: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争霸中原,出现七国战乱割据局面。七国中实力强盛的当数东方齐国,南方楚国,西方秦国,北方赵国四强争锋对决的格局。四强中又以秦国实力最为强大,严重威胁到与秦国相邻的楚国、赵国、魏国的安全。在此形势下,联手对抗秦国成为六国的首选之策。齐国由于地处东方,远离秦国而实力又强大,成为楚国倚重的对象。因而楚国在外交方面一直奉行联齐抗秦的外交政策。战国时期,弱小诸侯国为了取信所倚重的诸侯国来求取自身安全,常常要将太子等重要人物送到该国做人质,以示信任。强大的诸侯国也有将太子之类的重要人物送给结盟国做人质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控制该国。这在战国时期结盟国之间已经成为惯例。
楚国在楚襄王之前,国势也已衰落,与齐国结盟,联合抗秦。楚襄王做太子时,被送到齐国做人质,成为质子。
楚襄王终于等到自己位继大统的时机,可是要从齐国脱身归楚,哪有那么容易啊?齐国见楚襄王即将离开齐国,回楚国继位,认为这是狠狠敲楚国一杠子极佳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决不能平白放归楚太子,并且是放走即将继楚大位的楚襄王。于是齐国便向楚襄王说,“太子回国可以,但要满足齐国的一个要求,将楚东的五百里土地割让给齐国。否则,免谈太子回国的事。”楚太子的太傅叫慎到,对太子说,“归楚继承大统事重,可以答应齐国的要求。”楚太子立刻对齐国承诺说,自己一旦回到楚国继位,即割让楚东五百里土地给齐国。齐国听了楚太子的承诺,自然心满意足,自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不用一草一粒即可坐收渔利。便放归楚太子继楚襄王大位。
楚太子刚刚继位,齐国使者便迫不及待赶到楚国索要土地,兑现诺言。既然有言在先,齐国使者来索取土地,要求兑现承诺,也是自然之理,但这却让刚刚继位的楚襄王陷入了两难境地。割让吧?明白的这是齐国的讹诈,无异于城下之盟,丧权辱国。五百里土地,这可是楚国的半壁江山啊!于心不甘呀!不割让吧?明白的又是自己做太子回国前的承诺。否则就是自食其言,背负背信弃义的名声啊!楚襄王很是为难,急忙请来了当初劝自己献地脱身的太傅慎到。慎到说:“陛下可于明日召见众大臣,让他们各献妙计。”
第二天,众大臣齐聚朝堂,纷纷给楚襄王提计策,出主张。上柱国子良献计:“大王受恩于齐,金口玉言,不可失信。可以先予,以明大王守信;然后再夺,以显大王武功。”武将昭常谏曰:“楚国半壁江山,岂可拱手相让?臣愿率兵死守!”景鲤说:“楚国国势尚弱,一旦失信,将招来齐国强兵,难于抵挡。臣愿赴秦劝秦王出兵抗齐卫楚!”三位大臣陈词慷慨。楚襄王听了他们的计策,觉得各有见地,可究竟该听谁的呢?他们的计策都是正确的呀!楚襄王一时又陷入困惑之中,难下决断,只是用急切的眼神看着慎到。这时慎到呵呵一笑道:“大王对这三大臣的妙计全部采用!”楚王恨恨瞪眼慎到:“别开玩笑啦!”“不是开玩笑。”慎到说。接着慎到伸出三个指头说:“大王可先派子良前往楚东地,割五百里土地给齐国;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带兵镇守楚东地;第三天再派景鲤使秦秋救兵。如此三管齐下,楚东地五百里可以无忧了!”楚王依计而行。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君臣大喜,急派使者率兵接收楚东地。镇守楚东地的大将昭常已经先期赶到。对齐国使者慷慨陈词:“我奉楚王令,率兵死守楚东地,誓与国土共存亡!”齐君直斥子良不守信用。子良觉得自己颜面扫尽,大怒,斥责昭常说:“你肯定假托王令,自作主张!”又对齐君道:“君主可举大兵击楚!”齐君恼羞成怒,派大兵直扑楚东地,气势汹汹。就在这时,秦国五十万大军潮水一般进入楚国西部边境。秦将向齐军大喊:“齐国阻止楚太子归国继位,不仁在先;再趁危机强夺楚五百里土地,实在不义。现在又对楚重兵相加,更是无礼。秦愿以五十万大军替楚王讨个公道!”齐君闻讯,惊恐万状,只好请子良火速归楚,派使者使秦,劝其退兵。
一场政治军事的讹诈终以慎到三管齐下而失败,楚国危局得以化解。
楚国化险为夷,既不失信,也没割地,可谓结局完美,全在慎到能整合三大臣计策,三管齐下,取得政治、外交、军事的胜利。否则,单依一方之计,或割地,或涂炭,或不及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慎到可谓足智多谋的智者!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