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3日,写下此段文字,留住人生历程。
2021年,你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对他人是否有所帮助,是否温暖照亮他人,相互鼓励支持,互勉互励达到双赢共赢,一起进行资源共享互补,共同分享付出与收获的感触。心中有爱,眼里有光。一路走来,不断总结,经历是一种收获,面对困境依然,选择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2022,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笃定人生的目标,余生很短,做一个平凡的人,脚踏实地做有意义的事情。时光易逝,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幸福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做最好的自己。
面对未来,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做一个正能量的人,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这本书一直陪伴和改变着我。李先生一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面对未来,对青年一代提出了目标管理,来定位自己的人生,自己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活着的意义。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问题,培养具有同理心、同情心,换位思考模式来思考人生,定位自己人生的价值,从多个层次和角度剖析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用辩证方式来调节自我控制力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从这本书中,我深深感觉到:李开复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既温和又严厉,既传统又开放,既独断又宽厚。母亲教育的可贵之处是让11岁的李开复去美国独立生活,给他自由的天地。我们首先要学做好母亲,解放孩子的空间,因为现代社会丰富多彩日新月异,孩子不能像笼中鸟一样只有那么小的一个空间,应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天地。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我们不一定需要孩子去行一万里路接受一个空间,但必须也要有个接受日月星辰、青山绿水、花草树木的自我空间。同时我们还要解放孩子的时间,孩子要有时间才能去接受空间。
李开复先生说:那些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具备生存的能力,明确人生的目标,达到自己想要的一种生存模式?一生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面对机遇时的挑战,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处理和应对困难,要勇于面对人生棘手的事件,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理想的状态。
如何把自己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明确位置后,展望未来,胸怀和眼界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文能抒怀咏志,武能做好本职工作?我以为,首先,要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沉淀自己,静下心来,时刻保持敬畏平和的心态,谦卑的态度,来迎接美好的清晨,黎明的曙光,用心把身边的事情做好,手头的活干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沐浴阳光,享受时光,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