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由于历史原因成立较晚,组建于1984年4月。当年首任文史委员会主任高应忠,委员由郭维忠、王二发、康德光、崔耀南四位组成。主任高应忠大家统称”老高”,平日里老高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随和而有主见。在开班创建《清徐文史资料》的过程中,委员们鼎力相助,配合得当,在收集县城的相关文史资料时,外跑内查不辞辛苦走访老革命、老同志、老前辈。历经三年,于1986年12月顺利出版了我县第一期《清徐文史资料》。《清徐文史资料》的出版,委员们有效地拾回了我县抗战、解放及建国初期珍贵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料,随后,政协文史委人员不断扩大和加强,《清徐文史资料》的出版也逐年走上了正规,每年出书一至两期照发不误。每期印发2000册分发全国相关单位,有力地展示和提升了我县的历史文化。
2009年,政协文史委在时任政协主席杨拴保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为抢救和发掘我县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在全县境内调回一批老文史工作者,组成了一支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文史写作班子,并为每位颁发了“清徐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员视察证”,为出行收集资料开启了绿灯。
其间,委员们出行需要车的,有老司机王守旺师傅代劳;需要打字复印的有代文萍女士担当;需要跑省城联系出版印刷的全由文史委主任牛桂红包揽。平日里文友们需要沟通事宜的,全由政协秘书长操办。另外杨主席还特意抽时间,组织文友们集体乘坐大巴客车,到祁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晚清三代帝师祁隽藻故居参观走访。通过外出参观走访,进一步激励和活跃了文友的写作气氛。文友们在政协各位领导的有力支持下分工合作,一鼓作气仅用半年时间,就顺利完成自己的手稿,为当年的出版印刷打下了基础。
其中,著书类别有:清源古城、徐沟古城、清徐文存、清徐古寺庙、清徐老照片、清徐体育史话,清徐历史人物、清徐晋剧史话、清徐民间文艺、清徐民间俗语。以上10本著书当年交付山西出版集团,北岳出版社出版,含印精装本、普通本。同年,县政协又历经三年的整理和编撰,也顺利完成了《清徐县政协志》的出版发行。
2009年,政协文史委出版的10本文史资料,是我县解放以来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之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手笔。它的面世与出版,凸显了区域的人文历史和民间文化的积淀,且提升了我县历史文化的新格局。
尔后,时任政协杨主席又组织文友们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座谈期间,文友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悟,那就是这次大规模的创作,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不然也形不成这种文史资科大丰收的可喜局面。当谈到文史书类的话题时,大家都有一种成就感,共同的体会真像古书所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写古城寺庙的,有写体育晋剧的,还有写历史人文老照片和民间文艺的,可以说是作品多多,应有尽有,方方面面都有啦。
总之,这次大规模的创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史书出版不久,为了民众的需求,对外在本县新华书店发行了一部分,两三天便销售一空,真是供不应求。县文化局原局长张仲杰看了这套文史书籍,深有体会地说:“政协这次出版史书动作真大,真是给清徐办了一件大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