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共清徐县委十五届三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 2022年清徐五项具体工作 作者:六 时间:2022-01-10 次数:21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一、狠抓产业转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转型快则经济转型快。要坚持以三次产业协同融合发展为目标,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进一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一)坚持双向发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内涵集约发展和集群规模发展为方向,形成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一要以内涵集约发展为方向,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率先转型。突出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
  二要以集群规模发展为方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转型。聚焦集群化、链条化、规模化,加快实施产业培育、链条培育、企业培育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成势、提速发展。
  (二)坚持双创引领,实现农业“特优”发展以加快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产业园为牵引,加快农业特色转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要狠抓稳粮保供。
  二要发展设施农业。
  三要做优产业集群。
  四要夯实生产基础。
  (三)坚持两业并举,推进服务业扩量增效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补齐传统服务业短板,推动现代服务业起步,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水平。
  一要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上下功夫。
  二要在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上下功夫。
  二、优化服务保障,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汇聚合力,全方位服务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项目攻坚。坚持项目是第一支撑,树牢“以项目看发展、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在全县形成齐心协力抓项目、招大商、谋发展的工作格局。加强项目招引。提升项目服务。
  (二)强化要素配置。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下大力气破解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搭建创新平台。强化用地保障。完善资源供给。争取资金支持。
  (三)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按照“三无”“三可”要求,坚持“非禁即入”“法无禁止即可为”,全面推行国家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依法保护各类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四)做大园区经济。要坚持“四强化、三转变”,推动园区经济争先进位、提档升级。清徐经济开发区要聚焦“升级版”“新战场”新要求新定位,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拓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要加速建成千亿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要打造现代化食品全产业链集群。哈工美锦专精特新产业园要加快启动建设。同时,继续加强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协同联动,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园中园”。
  (五)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发展县域实体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三、立足卫星城定位,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积极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按照市委韦韬书记提出的“打造太原卫星城”定位,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完善交通路网。突出服务战略、服务产业、服务民生,加速构建外通内畅城乡路网体系,逐步拉大城市发展框架,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二)打造城市景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统筹城市布局、人文建筑、历史文化等元素,打造景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三)推动城市更新。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四)加快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整体打造乡村建设示范县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全力开展灾后重建,完成受灾道路和因灾受损农房修缮重建,加快启动乌马河、象峪河和乌象民总退全线高标准治理工程,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五)提升治理能力。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队伍,健全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以城区标准管理城市。
  四、协同减污降碳,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加快构建大环保格局,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有序实施碳达峰行动。聚焦“双碳”目标,加快制定出台具体方案,细化落实目标任务。探索“零碳”技术创新应用和森林碳汇补偿交易机制,积极推进打造碳达峰试点园区,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二)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与人工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全域增绿。统筹全域治水。
  (三)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空气质量改善优先原则,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和差异化管控,完成园区“公转铁”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和清洁运输皮带通廊工程,持续巩固拓展“禁煤区”成果,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全年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指标持续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
  五、增进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弱项、补短板,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推动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一)促进充分就业。(二)优先发展教育。(三)提升医疗水平。(四)推动文体繁荣。(五)做好兜底保障。(六)抓好安全稳定。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