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不成熟看提问 作者:王永安 时间:2022-01-07 次数:34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朋友问我,看一个人成熟不成熟,你是如何判断的?我不假思索地说,应该看回答问题的水平吧。朋友很认真地告我说:“以前觉得看一个人成熟不成熟,要看他是如何回答问题的,后来才意识到,看一个人成熟不成熟,要看他是如何提问的。”这句话让我一直记在心里,经过多年的观察,情况确实如此。
  现在可能各种面试的教程太多了,所以教人如何回答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充满了伪装。但教人提问的教程不多,所以我特别喜欢听人提问。
  问的问题太傻,证明对方没自己想象中稳重。
  问的问题太少,证明对方思考也很少。
  问的问题有逻辑错误,证明这个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考逻辑。
  反之亦然。看自己成熟不成熟,也可看会不会提问,同时也可感觉自己回答别人的提问水平又如何。
  不成熟的人概括起来有五个特征:一是立即要回报;二是不自律;三是经常被情绪所左右;四是不愿学习,自以为是,没有归零心态;五是做事情不靠信念,靠人言。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做事任性、不得体、不知道换位思考、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观点偏激、幼稚,缺乏自信、负面情绪太多、总是抱怨、对外人亲切,把脾气留给家人、忍不住会语带挑衅地回应,等等。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首先,要学会为人处世,懂得为人处世。所谓为人:就是内在心理的成熟,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感恩。所谓处事:就是待人接物要符合礼节,知道一般社会事务,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面对批评,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懂得换位思考,可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人相处能善解人意,信守不渝。让人觉得你是表里如一的成熟而又有气质的人,是一个充满自信而又心有余力之人。
  其次,要正确把握为人处世的方法。人生在世,性格与聪明是发挥人之天赋资源的两个依托。凡欲使其天赋得到自然发挥者,须使其才华依托其性格与聪明二者。若只依靠其中一个,则只能获得一半的成功。光靠聪明成不了大事,你还得有一个适合你的聪明性格才成。愚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其行事不顾及自身的具体条件、地位,出身及朋友关系。
  再次,要正确把握好人生走向成熟的途径。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为人厚道,必有福报。古人云:厚德载物,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善良是好人品的关键要素。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多兴善举。总之,为人处事离不开好人品。
  二、学会微笑,树立自信。学会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自信来自于实力,自信产生魅力。不要总想自己的缺点和失败,经常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这叫做“自信的蔓延效应”。多与有正能量的人接触和来往,若你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你一定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三、有识尚需有胆。知识与勇气是不朽的,因此也就可以使你不朽。你掌握了什么样的知识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如果有真智慧,事业则是为所欲为。孤陋寡闻者无异于自固一方黑暗世界。有识无胆者,其智慧是结不出果子的。有识尚需有胆方可成事业。
  四、顺应自然,适应环境。荀子说的“天行有常”、“顺之以活则吉”。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任何事情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我们如果遵循这个规律能够事半功倍,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将一定会付出代价的。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才华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五、人生需要不断完善。要想完善人生就得德业兼修,不断进取。有人说,有信仰的人,不会跌跌撞撞。信仰能指导人生方向,以此提升自我。在完善的过程中还要实践善行,要多为别人考虑。尽自己的努力去向别人伸出援手。然后,拓展知识也是很重要,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从接受新事物中有所收获。人常说: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立足之本,实话实说是活出真实人生的捷径。
  最后,成熟是一种人生境界。聪明不是成熟;智慧不是成熟;经验也不是成熟,成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人的见识和阅历,决定了他的能力和胆识。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客观地说,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这是体现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不仅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矛盾时,要心存“宽容、忍让、和善”之心态,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因为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所以谨慎的沉默也是一种精明的回避。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因为否定自己也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触景生情。人的成熟都是相对的,只有比较成熟,没有完全成熟。不到生命的终止那刻,你都会有再次成熟的机会。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