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盼三盼吃浆糊 作者:刘爱喜 时间:2022-01-05 次数:21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旧时代的中国农村,老百姓穿鞋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出生在黄土高原晋中地区的老百姓,全家老少必穿的布鞋,大都通过家中母亲或成年妇女,来完成这项看似平凡却异常不易的任务。
  说到做布鞋,要由打胚、纳鞋底、钉鞋帮,而后鞋底鞋帮缝合在一起叫绱鞋这四道工序完成。先说第一步打胚,需收集早已穿得不能再补的旧衣服或其他破布块,再用高梁面在灶火上用砂锅打成稀稀的浆糊,用刷子均匀地涂在木板上,涂一层浆糊,粘一层破布块,一次粘四五层,类似咱们现在的三合板,这就叫打鞋胚。
  第二步,等到鞋胚晾干后,按照预先剪好的鞋底模样,剪成同样大小的鞋胚,用白布把每一层鞋胚的周边包起来,一个鞋底需要六层加叠在一起(这叫六六大顺千层底),再用红布条搭成一个红十字,放在鞋底的表面(寓意步步走鸿运),然后用细麻绳在合成的鞋底上反复缝制,针线越密鞋底就越结实,这可是个辛苦活儿。
  妈妈们白天下地干农活没时间,只能在晚上夜深人静孩子们都睡觉之后,在昏暗的油灯下开始劳作。鞋底比较厚,麻绳要在鞋底间反复穿梭上千次,真是千针万线。一双鞋底需十来个晚上的辛苦才能完成,但妈妈的双手,已经被麻绳勒得都是血口子,这叫纳鞋底。
  第三步,把鞋胚与事先剪好的鞋帮粘贴在一起,鞋帮多用天津口的斜纹布叫洋布做材料,显示鞋子的时新。鞋帮也同样用细线,按照图案结合洋布纹理进行缝制。鞋帮缝得细密些就耐穿,真是千针万线非常辛苦,这叫钉帮。
  第四步,把纳好的鞋底和钉好的鞋帮均匀地固定在一起,这可是个技术活,如果鞋底鞋帮不能完全吻合,鞋子就做不成甚至还得重来。固定好后,把鞋底和鞋帮缝合在一起,这叫绱鞋。四道工序完成后,一双新鞋就问世了。最后,经过楦头定型,鞋子穿在脚上就舒服而漂亮了。
  话说晋中山区有一小山村,村里有一农妇名叫苦妮。苦妮生有三个孩子,老大是女儿时年10岁,名叫盼弟;老二是儿子时年7岁,名叫二盼;老三小儿子时年4岁,名叫三盼。
  四十年代某年的初冬,天气渐渐寒冷了,苦妮家的庄稼活儿也接近尾声,她寻思着给孩子们做几双新鞋,准备过冬御寒,就把家里破旧衣服找出来洗干净,剪成小布块,又拿了四两高梁面到厨房,用砂锅把准备打鞋胚用的浆糊打好。打好后浆糊太烫,就先放在灶台上,准备晾一晾等不烫了,再开始打鞋胚。而后就回屋先干别的事情去了。
  这时,小儿子三盼觉得肚子有点饿,想到厨房找点吃的。进到厨房,一看灶台上放着一个砂锅,里面还有面糊糊,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跑出去叫他哥哥二盼:“哥哥,快回来,咱家厨房灶台上有吃的。”这时二盼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听见喊声,就跟着弟弟三盼往厨房跑。三盼跑在前面,以为有了哥哥的认可,心中也无顾虑,又怕哥哥抢在他前面,顺手拿起勺子,就是一大口,不想面糊太烫,烧得三盼两眼生泪,但也舍不得吐出来,硬生生忍着把一口面糊咽到肚子里。哥哥二盼见状,拿起水瓢给面糊锅里加了点凉水,抢过三盼手里的勺子,说:“哥哥和你分着吃”,小弟三盼把小手一背,张开小口,说:“我吃第一口。”二盼按照弟弟的指令,先喂弟弟一口自己再来一口。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来,不一会儿,把锅里的面糊吃完了。哥哥二盼说:“吃完了,锅里没有了。”弟弟三盼不信,伸手抵住砂锅边沿,要看个究竟,不料把砂锅一下掉在地上摔成几瓣。兄弟二人见势不妙,以为闯了大祸,二盼说:“快跑!”兄弟两人蹑手蹑脚猫着腰,驼着背,双手抱着鼓鼓的大肚,一溜烟消失在村边的田野里了。
  妈妈苦妮忙完手头的事情后,就到厨房准备端回打好的浆糊。进去一看,砂锅掉在地上摔成几瓣,锅里的浆糊一点也没剩,心想,一定是谁家的小狗趁人不在进来给闹的。此时,苦妮气不打一处来,跑到大门口,一屁股坐在土台阶上,双手拍着大腿大哭起来,“这是谁家该死的小狗,主儿家你也不拴不管,把老娘打的浆糊给偷吃了,还把煮饭的砂锅给我打碎。那砂锅里的浆糊是我用四两高粱面做的,是我们一家人一顿饭的口粮。是你们谁家的狗,给我站出来,赔我四两高梁面,还有一个旧砂锅!”喊了半天也没有人答应,苦妮见人不答应就又骂起狗来,“你这一只不要脸的癞皮狗,烂了你的嘴,坏了你的心,要是让老娘看见了,一定打断你的腿!”大骂一顿后,苦妮心中也痛快了不少,无奈地站起身来,拍一拍屁股上的土,回家去了。躲在墙角的二盼和三盼俩兄弟,把妈妈骂街的话听得一清二楚,说啥也不敢回家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苦妮发现二盼和三盼还不回家,就和老大盼弟说:“天儿不早了,你去把他们俩找回来。”老大盼弟在村里村外找了几个来回,好不容易才总算把弟兄俩找到:“这么晚了快回家吧!”兄弟二人也不说话,跟在姐姐后面扭扭捏捏,就是不想回家,也不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姐姐。由于天色已晚,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好跟着姐姐往回走。
  进家门,三盼看见妈妈生气的样子,以为妈妈知道他们偷吃面糊的事,抢先就和妈妈说,吃面糊是哥哥的主意,我们俩人分着吃的。苦妮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一手提住二盼的胳膊,一手抄起笤帚疙瘩高高举起,要朝二盼的屁股打下去,正在这时,三盼眨巴着瘦小脸盘上凸显的大眼睛,两眼含着泪花,低声哀求妈妈说:“妈妈,我们饿”。苦妮听到三盼的求饶声,顿时像晴天霹雳,高高举起的手,像雕塑般停留在空中,足足数分钟没有落下来。而后一把抱住三个孩子,眼泪如注一滴滴掉在三个孩子身上,她用低沉而愧疚的语气说:“可怜的孩子们,都是妈妈不好,让你们饿肚子,你们没有错,快起来吧!”苦妮边说边坐在炕沿边上擦干眼泪,用深情和安慰的口气说:“这世道总会变的,世道变好了,妈妈让你们面糊糊管饱吃。”姐姐盼弟在一旁插嘴说:“妈妈什么叫世道,啥时候能变好?”妈妈解释说:“我也不知道,是听一位头戴八角帽,中间有红五星的当兵的说的,世道变好就是让穷人吃饱饭,变好需要好长时间,也许10年、20年甚至100年。”姐姐盼弟拍了拍两个弟弟的脑袋,高兴地说:“咱们一起等,一起盼。”
  70年代,苦妮和她的大女儿盼弟、大儿子二盼,因病相继去世。最小的三盼已年届不惑,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粮食问题已不是问题,三盼终于代表全家盼到了“面糊糊管饱吃”的这一天。如今,耄耋之年的三盼老两口相依相伴,儿孙满堂,住的楼房冬不冷,夏不热。出门有公交车不花钱,每月有退休金五千元,清早起来有牛奶面包,中午白面大米还少不了肉蛋鱼、新鲜菜,晚上稀饭馒头小咸菜,星期礼拜儿女们都要回来看望。老两口白天相互搀扶公园散步,早晚看一看年轻人跳舞,真是老来幸福真幸福。
  而今的三盼,心中眼中幸福满满。抬头看,天也变蓝了,云也变白了,月亮也似乎比从前变得又大又圆,星星也变得更亮了。电视中,三盼看到航天员也能上天做客,便想着这天上的神仙也一定在忙着办护照,想来人间度假旅游享清福。
  而今的三盼,对于这样的人间仙境感受最深,这样美好的生活,全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靠妈妈曾说过的“头戴八角帽,中间有红五星的军人,和广大人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才把这些吃面糊糊都会闯祸的穷人解救出来享清福。
  今天,三盼常穿着妈妈临终前亲手做的布鞋,默默在心里念叨着:“如果他们都能活到今天,如果能让妈妈和姐姐,亲眼见到我和二盼你一口我一口偷吃面糊的搞笑模样,那该有多好啊!”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