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紫衣圣女醋姑姑
杨房古名“羊房口”。春秋时,潇水、汾水交汇于此。河岸上赤秫遍地,河套中青草衔天。天船摆渡,牛羊成群,景色如画。向东五里的孟封镇,是当时的魏孟氏封邑之地。
在羊房渡口的牧棚中,栖息着几十个为魏孟氏牧羊的牧民。他们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穿皮衣多于穿布衣;吃牛羊超过吃五谷,日子过得缺盐少醋,无滋无味。
公元前655年的一个秋夜,牧民们将羊群归栏后,在河滩上点燃篝火烤上一只绵羊,一边等待着羊肉烤熟,一边谈论着他们少滋无味的日月。
突然,巡逻在河滩上的牧羊犬传来阵阵吠声。从那得意的吠声中判断,它们已经把敢于来犯的猛兽围困住了。只听得牧羊首领的一声吆喝,众人便举着火把,执着铲棍,一拥而起奔向犬吠之地。
说来也怪,在火光中出现的竟是一位天仙般的紫衣少女。她面容洁白,高雅美丽,体态好似玉石雕就,她身材修长窈窕,举止温柔大度,对那些打算攻击她的牧羊犬不理不睬,也并不害怕,身上具备了一种神圣的美。
苍天在上,这些牧羊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位天仙似的美女突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牧羊首领破口大骂牧羊犬,说它们对这样的客人乱喊乱叫真是瞎了狗眼。
那些粗人点头哈腰,像欢迎圣人似的将少女领到篝火旁。牧羊人的首领特意到河边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撕下最好的烤羊肉给她吃。
少女仿佛饥饿难忍。她甜甜一笑,接过烤肉,一股羊膻味扑鼻而来,她不由皱了皱眉,叹了口气,但还是无可奈何地吃起了烤肉。
是夜,这伙牧羊人整理了最好的牧棚供少女居住。那位膀大腰粗的首领亲自为她站岗。他宣布:谁若胆敢对少女动邪念,就把谁的脑袋拔下来,扔进汾水喂鱼。
牧羊人们的热情使少女很受感动,暗中庆幸自己落难后碰上了好人。整整一个晚上,她翻来覆去没有入睡,打算尽可能地为他们多做些好事。
第二天,少女起得很早。她悄悄地去河边洗过脸,梳过头,便又悄悄地回来。当她欲找牧羊人首领说话时才发现,那位憨厚的汉子一直就身影不离地跟在她身边,尽心尽职地守护着她。
少女说:“大哥哥,你们能弄来些赤秫和大麦吗?”首领答道:“能。”“能弄来缸、罐、小磨这些吗?”首领答道:“也可以。”“那么,你就弄来它们吧。”
少女接着说:“大哥哥,你们的日子过得太苦,每日不食盐醋,无滋无味的可不是好事。难道这里的人们就不会酿醯吗?”首领答道:“村庄中有人也酿,但都是各家酿制各家吃,一家酿的一个样。有时酿得好,有时酿得不好,又苦又臭不成味道。至于我们牧羊人,跟着羊儿到处跑,顾不上。”最后,少女再三强调:不要把她住在这里的消息传出去。
待那些赤秫、大麦、家具弄来后,少女便把自己封在牧棚中制曲、酿醯。日日夜夜,不辞辛劳。大约两个月后,牧棚中散了出阵阵醇香,那香味诱人食欲,开人胃口。醯酿制成后,紫衣少女亲手为牧羊人焖熟了用醯液烹调的牛肉、羊肉,只吃得牧羊人们抓耳挠腮,欢呼雀跃。醯液散出的醇香伴随着牧羊人们的欢呼声传过河套、传过田野、传入村庄、传入城邑。传来传去,消息竟传到了晋献公耳中。
晋献公当时正打了几个大胜仗,接二连三地灭了几个诸侯国,十分得意,他心中想道:“此人是谁,竟有如此手段,我必须亲自走一趟,将他接入宫中才是……”
待晋献公备马起驾,来到羊房口时,紫衣圣女早已踪迹不见。只听到那些牧羊人嚷道:昨天夜间她还在这里,早上起来就不见了。
晋献公扫兴地走了。他走后,牧羊人首领才告诉人们说:“紫衣少女是虞国虞公的公主。虞公是位美食家,在他主持下酿制的醯液能够断腥去臊除膻,开胃增食延寿。幸亏圣女给咱们留下了秘方……”
后来,首领又神秘地对他的部下说:“你们想,晋献公灭了她们的国家,她好不容易才逃出来,还能再跟仇人走吗?喏,她可能是上了天了,像她这样的圣女,能不上天吗?”
第二年,首领便领着几个牧羊人办起了酿醯作坊,让人费解的是,他们在作坊前养了几只又高又大的牧羊犬,这样一来,外人就休想进入作坊一步。
相传,有人在作坊外远远地看见过紫衣圣女的身影……
以前酱醋业者每年定期对行业的祖师进行祭祀,但酱祖和醋姑都不知是何许人也。对于这两位虚拟的祖师的祭祀形式也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地区把农历的三月二十四日定为酱祖和醋姑的生日,届时进行祭奠。有的则把农历九月二十六日定为食醋节。解放前,清徐一带醋作坊长年祭祀顶供着醋姑姑,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香叩头,传说祭祀的醋姑姑就是紫衣圣女。
作者是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醋文化研究室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