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梦想是每走一步都不要走错,可是,有时侯一些人遇到看不惯或不被理解的事情后,总是不能冷静对待,冲动、愤怒,而过后总会让人后悔莫及。这样的后果,不仅伤害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且还损害了自己的形象。追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办事既尽心尽力,又急于求成,最终造成了“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的结果。与其说是身不由己,不如说是胸无城府。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很多,本来就要等到你透不过气来时,才会让你明白的,但等你明白后已是为时已晚的结局。人生想不通看不惯的东西也太多,看的太清、看的太懂,全是自找伤心。所以说“人生难得糊涂”这句话一定有它的道理。很多事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已无法触及与修改;我们所能相遇的永远是“未来”,抓住机遇,珍惜拥有,至少别为逝去的东西而留下不应有的后悔。
人常说:“遇事要冷静,凡事三思而后行”。为了不让自己追悔莫及,我们应该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智。也就是要我们在做出某一个决定前,应该反复考虑,反复衡量。然后做出比较符合实际而又理智的决定。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允我们用充足的时间去谨慎选择。尤其是在心情感到愤愤不平的时候,哪能闲情逸致地考虑再三呢!因此,为了使我们做到“遇事不乱,处事不惊”,我们应该在每当“冲动”想要冲破自己内心的束缚时刻,首先要告诫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唯有先冷静下来,才能比较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其次,要牢记“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话的含义所在,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是前进还是后退的选择。总之我们要把“冲动”与不理智状态消灭在萌芽之中。用古罗马哲学家绪儒斯的一句话就是最好的总结,“小谨慎多制胜,感情冲动事多难”。
“冲动是魔鬼,理智是天使”。“冲动”对每个人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冲动是一种不理智,也就是遇到突发事情缺乏考虑后果的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有地位的人,只要存在有“冲动”的现象,都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平常心来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呢?就是有天大的事也应该用心平气和的心态去对待去处理。心平自然和气、遇事冷静和为贵。面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一要有担当;二要控制情绪;三要正确对待。常言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其实,我曾经也是个爱冲动的人,后来看了消除“冲动”的三种方法后,心态改善了好多。三种方法是:
1.推迟愤怒法:当某一件事情触发了你强烈的情绪反应时,在表达出情绪之前,先为自己的情绪降降温,比如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三分钟后再发怒”。就这等待可贵的三分钟后,可能你已经恢复了理智。
2.环境换位法:当你情绪即将失控的时候,请你赶快转换一个环境,你的注意力相应也会随之而转移,可以使失控的情绪得到平息。
3.描述感觉法:当你情绪激动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感觉上,去感觉,心跳加快,脸部发热发红、呼吸急促等,当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后,实际上将关注点从事件上得以转移。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因为容忍祸根乱源而不加纠正,危险已是无可避免的”。因此,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有些时候,不是不后悔,而是无法后悔。因为这个世间,终究没有后悔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也不能回避。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应该是“沟通”,选择冷静下来的时候,去和因为冲动而误解或产生矛盾的人推心置腹的谈谈心,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因为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事实证明:脾气越大越暴露了自己没本事,一流的本事又没脾气,这是真正能做大事的人。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自己具有成熟、大度、宽容的绅士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