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洒故土 ——记退伍老战士陈五儿 作者:陈宏健 时间:2012-10-21 次数:50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陈宏健
  家住凤仪街某居民小区的陈五儿老人,他的人生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这三个历史时期。曾先后经历过太汾战役、汾孝战役、晋中战役、平津战役等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先后任通讯员、警卫员、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等职,抗战胜利后,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解放中南纪念章等奖章。
  记者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了他家,这位曾经十四岁就参加革命的热血少年,如今,已是八十四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当他在回忆讲述那个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时,记忆还是那么清晰,激情依然澎湃,在他身上我们领略到一个老八路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革命风采。
  ■智取狐狐山
  1928年,陈五儿出生在清源西关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自幼便在家放羊,1942年3月,村里有人动员参加八路军,陈五儿通过引荐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加入清太徐17支队。
  抗日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日寇愈加得感到江河日下、穷途末路,于是在各地修碉堡、筑炮楼。狐狐山位于清源、古交的交界处,山峦重迭,石壁陡峭,地势非常险要。他们在狐狐山修筑工事,设立据点,切断八分区和清太徐的交通,通过山上山下配合,围剿我抗日军民,使得我方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1944年春,我所在的三连正负责攻打北狐狐山,而八连则负责的是南狐狐山,熟料想,那边八连抵挡不住,被敌人冲了出来,敌人的兵力就派到北狐狐山增援,当时我们马上就要夺取胜利,但眼见敌人援军赶到,与我们部队相遇,撤退中,赵连长为掩护我们撤退,不幸被敌人的掷弹筒发射的炮弹击中,牺牲了,虽说打了个败仗,但也打死打伤30余个敌人,算是打了个平手吧”,回忆起当年打仗的情景,陈老忍不住阵阵激动。
  第一次作战未能获胜,但拔不掉这颗“钉子”,对我方是重要威胁,十七支队决心拔掉这颗“钉子”。想到敌人居高临下,加以铁丝网、地雷严密封锁,冲锋不易,采用硬打的办法难以获胜,于是采取断水绝粮的方法,逼得日本鬼子无法立脚,悄悄地退走了。这个钉子拔掉后,山区一带的抗日斗争,更加活跃地发展起来了。
  8年抗战中,中共清太徐地方组织领导清太徐人民,转战于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前沿,为夺取抗战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陈老长期奔走在抗战一线,足迹踏遍家乡的山山水水,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方山河战斗突出重围
  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5月,阎锡山公开撕毁协议,调集3个师的兵力,配合各县保安团,向清太徐平川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水漫式”进攻。清徐人民重陷战争的灾难之中。中共清源、徐沟两县地方组织,面对残酷的斗争形势,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的斗争。
  1947年春,陈五儿的队伍在崔家山一带驻扎。一天夜晚,国民党33军数万人倾巢出动,将方山方圆30里地团团围住,漫山遍野向上进攻。次日清晨,陈五儿所带班哨兵发现异样,便当即向他禀告,陈五儿当即指挥队伍向方山一带撤退。崔家山位于方山后方,陈五儿的队伍一行40余人来到了房山河边。
  迎面而来一队伍,约50人左右,先前一人摇晃着旗子,是敌方队伍确认己方人员所放出的信号,“得知敌人来了,有的同志提出钻煤窑,躲起来,我说不行,我们部队是武装,和敌人拼了得了。”对方提出要陈老的队伍立马缴枪,接受检查时。陈老计上心来,带着两个战士向他们走去,此时他们已经准备好假装投降、顺势夺枪的准备。敌人并未对他们有所防备。
  瞬间,陈五儿一手抓住敌人的衣襟,挺起刺刀猛刺过去,敌人一躲脱了手,他趁势闪电般扭转步枪举起枪托打向敌人,战士们一拥而上,与敌人短兵相接,敌人的一挺机关枪疯狂扫射起来,组织着攻势。陈老深知,不除掉他们,对自己的队伍可是个大麻烦。
  乱战中,陈五儿挺身而出,要独自夺机枪。他一手提俩手榴弹,另一手提步枪,背部双枪,高喊到,“一排打,一排打,赶快过来,二排、二排,从底下插,”实际上他们哪有那么多人,只不过是陈五儿使出的诈敌之计,使得敌人呜呜乱叫,丢盔弃甲,逃之夭夭。
  事后,陈五儿的智勇双全得到了连长的表扬,他成为连长的得力助手。在与日寇、阎匪斗争的几年中,打夜战、近战次数不可计数,靠着机智勇敢,奋勇当先,陈五儿成了知名的战斗能手。
  ■太原五福营战斗身负重伤
  194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陈老所在队伍执行一项偷袭任务——将居住在五福营村一座大庙里的100多个敌人尽数围歼。这庙里的敌人极其顽固,且装备精良、火力猛烈,如果不及时消灭,对我军将是极大的威胁。经过商量,部队决定对这股敌军采取突然袭击,计划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发动攻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部队要每位战友自愿报名参战,包括第一突击组、第二突击组、第三突击组、梯子组、投弹组,当时正赶上我发烧卧病在床,就没有报名。参谋长问我们连长我为何没有报,我们的连长解释了我的情况,参谋长一摸我额头,确是发烧,他说,要不这样吧,你和我相跟上走吧,到时候行的话就上,不行的话就不上。”一路上,参谋长都在关心询问他的状况。
  一路奔走,队伍来到了庙前。梯子立起来,陈五儿所在投弹组就马上行动,爬上去抛掷手榴弹,可还没发出爆炸声,手榴弹就又冒了出来,在外围炸了开来,原来敌人已有防备,一发觉了动静,便纷纷上房。陈老跪在梯子上,头与房檐齐平,待到敌人爬上来,他挥举刺刀,砍刺过去,将扑上来的敌人杀得人仰马翻,跌下房顶。打退了敌人的一波攻势才发觉自己胸部中弹。
  第一突击组突击失败,陈五儿当即向连长请战,要带第二突击组发起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终于被消灭了。陈五儿的伤口血流不止,失去了知觉。战斗结束后,经过紧张的抢救,陈老最终坚持了过来。18年后,经医院诊治,割掉一块肋条,才将残存的弹片取出来。
  之后,陈老随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1950年11月的时候,他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家乡。平日闲暇,陈老都会与4个当年征战沙场的老战友,坐在一起,聊聊天,共同回忆过去难忘的岁月。
  采访结束时,陈老不经意的一句话令记者深为感动,“忠于革命,忠于党,把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洒在祖国大地,哪怕死也行!”是啊,在八年抗日战争和四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历程中,清徐大地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和敌人进行着顽强不懈的斗争,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决死较量,一桩桩浴血的英雄壮举,都将在我们的家乡留下了光辉难忘的身影。挥手作别,我们深深地祝愿陈老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