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自家以前的小院中充满了欢乐。从十二年前搬离小院,这里就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欢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兴起单位集资建房,就赶上单位组织集资建房,于是便有了这处小院。南北宽约13米,东西长约15米。单位只统一盖起4间西房,后来自己又盖起了2间半南房,修了围墙、门楼,贮藏间,栽了梨树、柿子树、香椿树,还有一颗不知名的树,便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那时的小院,是自己温馨的所在。刚刚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走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心中自是按捺不住的喜悦,陆续盖房、栽树,累却快乐着!到了后来小树陆续长大,春季,梨树开满洁白的花朵,辛勤的蜜蜂穿梭其间;夏天,满院的树叶碧绿,树影婆娑,孩子们在树下做业、玩游戏,串串欢声笑语盈绕在小院上空;金秋,硕大火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像一盏盏红灯笼;隆冬,雪后的小院银装素裹,房顶平平的铺着白雪,院中立着孩子们堆的雪人。
小院最欢乐的时刻是夏天。几个同龄的孩子一块上学,一块放学。一放学,小院中便充满欢声笑语,坐在树下支起的小桌旁,赶着自己的作业。一会窃窃私语,一会埋头疾写。少顷,姥姥便把刚好入口的饭菜端来,看着他们狼吞虎咽般地吃着,脸上挂满了笑容。小女儿房上地上爬上爬下,上房可是女儿的专利,三个大她九岁的哥哥姐姐,从不敢登上房顶。一旦有了矛盾,房顶就是她的避风港,那时,一个在房上,几个在地上,“你下来。”“你上来。”谁也不服谁!让人可气又可笑!
如今院中的香椿树已三层楼高,水桶般粗细。曾经的小女孩已为人母,惦记着小院的欢乐,约好周日带孩子重回小院,寻找童年的时光,让孩子有个小院的记忆。找了钩香椿芽的工具,先回到小院,不一会她们陆续来到。自家一家,外甥女一家加她爸妈,还有她姥姥,大大小小、祖孙四代重聚小院,小院又充满了欢声笑语,小院又重现昔日的欢乐。外甥女感叹,近乡情更怯,刚才走到巷口,心里还紧张了一下;最小的彤彤和他爸,爬上房顶,体验了一把农家生活;胆小的外甥女登上了从不敢登上的房顶;地上的人们捡拾着劳动的收获……
小院曾经充满阳光,充满欢声,充满笑语,也留下了苍桑。在这里度过了整整二十年,离开也有十二年。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时光,随着时光流逝,已变成诗和远方。也许它不复存在,但永存在记忆中,永不消失,永不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