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姑 作者:张仲杰 时间:2021-11-05 次数:41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大姑生于1902年,长父亲三岁。父亲生于1905年。二姑生于1907年。不幸的是就在生下二姑之后,他们的母亲,我们的奶奶,因产后中风逝世了。五岁的大姑便承担起看护父亲和二姑的重担。父亲常说:“老姐如母。”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对大姑充满了无限的敬爱。
  1918年,十六岁的大姑便出嫁了。姑夫在东北吉林省驻地方。在外三年可回家两年。1919年便诞下了我们的表兄红林哥哥。由于姑夫常年在外,从小就吃苦耐劳的大姑便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当时,她家有三亩种五谷杂粮的旱地,还有二亩栽种葡萄和果树的水地。每年春节过后,大姑便做出了当年的计划。惊蛰节气过后,大姑便身穿破旧的衣服,脚蹬一双宽大的套靴,头上扎一个白毛巾,犹如一个强壮的小伙子。将猪圈、鸡舍里的粪便清除到院子里,再将茅厕里的粪便掏出来,与她沤制的柴草肥料混在一起。院子里便堆起了一堆黑烂臭的优质肥料。她又驾起小推车,将这些确保丰收增产的农家宝,一笸萝一笸萝地送到地里。一个只是半大脚的小媳妇,承担如此沉重的劳动,在她们那个村子里,被传为佳话。她又雇用邻居的畜具,耕耘播种。她跟在畜具后面将颗粒饱满的种子撤在垅眼里,按时种上了家庭所需的玉米、谷子、高粱等粮食。
  忙完了旱田忙水田。身体单薄潺弱的大姑,举起比她高出许多的镢头,起早摸黑地将葡萄树从土地里刨出,然后为葡萄和果树浇水、追肥、上架。一直到枝头抽芽结果,她都忙碌在田地里。每当农活太多忙不过来的时候,她又发挥出她心灵手巧的本领,给邻居做各种针线活换工,完成田间的农活。每年葡萄和各种水果成熟之后,她将成熟的葡果担挑到县城里的市场叫卖。她经常头顶一个大草帽,脚穿一双实纳帮实纳底的布鞋,脖子里围一只白毛巾。一只细长的竹扁担,两只四四方方的荆条箩筐,挑在她的肩头,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犹如唱响一曲曲的太原秧歌。每当她走在本村的街道上,人们便出来观看她的风采,为她点赞叫好。在大姑的辛勤操持下,她的家丰衣足食受人尊敬。
  日本鬼子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姑夫所在的商铺倒闭,便回到家里。红林哥已经成长为一位身高马大的棒小伙子。一年四季,帮助姑夫种地,干家务活。春天耕耘,夏季收获,秋天采摘,样样农活都不用大姑操心了。每逢秋季葡果成熟了,红林哥哥挑着百斤担子,去县城的菜市坡上出售,将一年四季的收获揽在家里。家庭生活红红火火,大姑脸上总是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就在红林哥哥二十岁的那一年,给红林哥哥成了家,第二年,便诞下了他们的孙子金儿。
  不幸的是可恨的日本鬼子侵占了我们的家乡,竟然种起了罂栗,公开出售鸦片,毒品便在社会上流传开来。红林哥哥不幸染上了“白面”,吃起了料子。一天天的收获,便被他吸食了毒品。时间长了,姑夫察觉到红林哥吸食毒品的事,气得不行。面对面的教诲,对着全家人的训斥,只能听到红林哥的惭悔之声,过后反而变本加厉起来。他本人也瘦得脱形,不成人样。有时毒瘾发作,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当农田收获吸食一空之后,便将家中的器物拿去变卖,购买毒品,致使家中特别拮据。有时断了口粮,全家便吞糠咽菜饥寒交迫。红林哥哥也自觉对不起家人老小,便出走在外乞讨。有时,偷偷溜回家来,看到有什么可以变卖的东西,便席卷而去。无奈的姑夫将红林哥哥锁了起来。可是聪颖的红林哥哥竟能配制钥匙,逃跑出去。红林哥哥跑到了县城里,白天在饭店里拣食人们的残汤剩羹,经常受到店主和食客的呵斥与打骂。晚上,就蜷缩在饭店的炉灰坑里。经常被灶火漏下的红碳烧的伤痕累累。大姑对他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揪心般的疼痛却一筹莫展。终于,有一天,好心的邻居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红林哥哥冻死在垃圾坡上了。怀抱婴儿的红林嫂嫂欲哭无泪。在大姑的劝勉下,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她的儿子金儿。
  大姑每逢和人们谈起这件伤心事来,总是泪流满面。哭天喊地地诉说着:“可恨的日本鬼子呀!害死了我的儿子!我恨死了日本鬼子。”
  不久,大姑来到了我家,让我妈妈给已经参加了八路军的二舅传话。请二舅将她的二儿子宝林哥哥,带去参加八路军。不久,宝林哥哥便跟上二舅,去到了打击日本鬼子的队伍里,成了一名打击日寇的八路军战士。
  日本鬼子投降之后,又来了闫锡山的队伍,继续残害着老百姓。大姑家的生活雪上加霜。阎锡山实行兵农合一的政策以后,对老百姓逼粮逼款更加残酷。特别是规定凡年满十六岁的年轻人必须去当兵,闹得家家户户鸡犬不宁。有一天,大姑叫上自己十六岁的三儿子玉林哥哥,向白石沟走去。那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怒号飞沙走石,大姑身穿老羊皮袄,沿着崎岖不平的山沟前行。狭窄的山路上,尚有许多冰层,大姑脚下一滑,便摔倒在地下。顽强的大姑就是这样跌跌撞撞地一直走到碾底后面的圪台头村,找到了八路军的一个联络点,将玉林哥哥送到自己的队伍里。
  终于煎熬到一九四八年的夏天,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大姑的四儿子钢林哥哥和红林哥哥的儿子金儿,都已经二十岁了,铁林哥哥也能举起锄头干活了,大姑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1950年的一天,美帝国主义组织多国部队,侵犯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消息,传到我们的家乡之后,大姑激动地说:“日本鬼子,美国鬼子,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一定要把美国鬼子赶回他们的老家。”便召开家庭会,决定送21岁的钢林哥哥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时候,担任团长的宝林哥哥,担任连长的玉林哥哥,他们所在的部队已经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样,大姑家便有了三名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志愿军。大姑便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抗美援朝光荣军属,受到了各级政府的优待。
  当时,姑夫50岁,大姑48岁,红林嫂子30岁,铁林哥哥已经17岁了。他们四人在家积极生产劳动。红林哥哥的儿子金儿,和大姑的两个女儿菊香、梅香在学校读书。辛劳一生的大姑,终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大姑被大家选举为妇女主任,带领全村人,搞互助组,发展生产。大姑积极工作,受到全村人的爱戴。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