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武术:空间站里打太极 作者:龚建新 时间:2021-11-05 次数:25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9月1日晚,CCTV-1播出了2021年的《开学第一课》,课堂上,远在核心舱的三位航天员远程连线,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别开生面的空间站里的开学第一课。“先抱拳,一个起势,旋转乾坤,这是小周天……”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天宫空间站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现场教学,带领孩子们天地同步共打“巡天太极”,用打太极拳的方式,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了解了航天员平时是如何强健体魄的,也让古老的太极拳再一次受到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航天员打的这套太极拳被称为“巡天太极”。“巡天太极”是由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组织设计的一项实验项目,这套太极拳主要是针对航天员设计的,动作不受空间的限制,以基本功练习为主。经历了“神九”“神十”多次太空验证,中国航天员的“巡天太极”获得了著作权保护,可以全方位展示,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拳种在太空面向全球展示。
  这也是太极拳第三次走向天空。2012年执行“神九”任务的女航天员刘洋,在天宫一号上首次展示了太极拳;2016年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冬海组合”在天宫二号内对练太极。
  去年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里,来自河南的医护人员化身教练,带着患者练习太极拳,太极功夫不仅帮助疏导患者情绪,还具有优化治疗效果。去年12月,太极拳项目成功申遗。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成为人们科学健身、享受运动的重要方式。
  习练太极拳好处多多
  太极拳是汉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太极拳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除了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练脑、练气等,对身体十分有好处。
  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节和训练作用。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和要求融合在太极拳练习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进而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其趋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太极拳强调在周身放松条件下进行锻炼。它不仅要求躯体放松,而且更要求大脑放松。在大脑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地使全身小动脉(高血压主要表现小动脉收所)得到舒张,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趋于正常,对高血压患者更为有利。在脑力、体力劳动后进行全身放松,能使兴奋的神经,疲劳的肌肉恢复得比较快,这就是练拳比静止更能消除疲劳的原因。
  太极拳练气。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可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与丹田(小腹)之气,运送到全身,此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气感”。有此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红润,其体温可增高1度左右。
  通过肢体的顺逆缠绕运动,不仅锻炼了肌肉的弹性,而且提高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血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脑血管的病症。
  练太极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因之横膈膜下降的较多。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这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如此,胸腔、腹腔的器官血流旺盛,吸收机能加强,对诸脏腑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禁等会收到良好的疗效。
  太极拳的深长呼吸使肺腑排出大量浊气,吸入较多的氧气,提高了肺部的换气效率,同时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这可使肋软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动度加强,对肺病和肺气肿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吸气时吊裆(指轻轻的收缩肛门肌肉,就像会阴吊着一样)会阴轻轻用意上提,吸气时放松。这样会阴一提一松,练久了会感到会阴部随着呼吸张弛起伏。这是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可防治痔瘘病、脱肛、子宫脱垂和某些慢性生殖系统疾病。
  习练太极拳有哪些技巧?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如下:
  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
  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
  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