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莲香 作者:武瑞成 时间:2021-11-03 次数:19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他叫康占中,1953年生,清徐县柳湾村人。回顾人生70载,倍感精彩的是集工、农、兵于一身的工作历程。但其中六年的军旅生涯,却让他难以忘怀。他说:“军队这六年不仅圆了我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儿时梦想,而且受到党的教育、部队的培养,使我坚定了信念,提高了素养。”他虽脱了军装,仍初心不改,以做一个好农民、好职工而引以自豪。“我感恩部队的熏陶,保持着军人本色。”
  1972年12月,他应征入伍了,穿上心爱的军装,佩戴上光荣的红花,告别了亲友,告别了家乡,来到了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通讯站,从事中苏(现吉尔吉斯斯坦)某边防有线电话线路的维护维修工作。工作中,除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外,还自学了一些无线电方面的知识。经不断的努力,他逐步成了载波机务站的技术骨干,1974年调任军分区司令部总机班副班长,不久任班长,负责日常工作。为军分区与各边防连之间通讯的畅通做出了贡献,为此而数次获奖,并于1975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进步,业务上的提升,为更好地报效祖国奠定了基础。
  他所在的营地处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常年少雨,气候变化异常。故人称“夏穿棉袄,冬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地。六年的恶劣生存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导致他的健康状况极其糟糕,不得不离开他爱着的军营和可亲的战友,于1978年4月退役回到家乡。他以不舍的心情脱下了军装,叠放整齐,珍藏在箱底,也珍藏在了他的心中,并时刻提醒自己,要永葆军人本色。
  退役回家,他仍以党员和军人的双重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助人为乐,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踏实做人、扎实做事,受到村民及邻里的一致好评。
  1979年,担任了村民兵连长和团支部书记的他,把军队养成的好习惯发扬光大,把工作的舞台作为感染青年一代的阵地,把爱党爱国、保家卫国的思想贯穿在民兵训练的各个环节。从步伐训练的标准化、队列训练的整齐化到射击、投弹的姿势标准、用力技巧,各个环节,耐心传授,严格要求。从农闲时早操训练的坚持到冬、夏恶劣天气下意志的磨炼从不间断,训练出了一支合格的民兵队伍。在上级组织的民兵队列汇报表演及实弹射击、实弹投掷比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受到了当时公社武装部的好评和表彰。在他的组织领导下,村里的民兵连和共青团,通过培训和训练,形成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团体,为农业生产、村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县水屯营水库清淤工地,他带领广大民兵、团员,人人吃苦耐劳、个个苦干实干,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圆满完成了上级分给村里的工作任务。凸显出民兵连和共青团的组织纪律性,是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优秀团队。三年的农民生活虽然不长,但过的充实而有意义、丰富而有价值,是他保持军人本色的延续和升华。
  1981年,他到教育系统工作,先在西谷学校,1986年调入清徐中学。角色变了,但他军人本色没有变,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思想没有变。因此,他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各项劳动踊跃参加,捐款捐物慷慨解囊。无论是分内之事,还是临时性工作,都乐于接受并圆满地完成。为此,多次被评为出席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虽然在工作岗位上做的是很平凡的事,但他都能用心做,努力做好;认真做,不出纰漏;带头做,不计酬劳,直到2013年光荣退休。“是部队培养了我,让我保持了永不褪色的军人品格。”
  退休了,他每次打开箱子,拿出整齐的军装,手中的红五星还是哪么鲜艳。此时此刻,他总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要让红星继续照我去战斗,退休不退军人本色,为社会发挥余热。”学校的同志来看望他或去母校走一圈,他总是问东问西,心系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回村居住后,他把组织关系转回村里,这样就可方便参加组织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在家里,多干一些家务,不厌其烦地和子女们交流沟通,教导后辈要孝敬老人、爱岗敬业、和睦相处、遵纪守法,向他们传递一些正能量,教育他们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当他抱起一岁半的小孙子时,口里不由念叨的是:“快快长大,接爷爷的班,当一名解放军战士。”
  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遵纪守法的公民,再到工、农、兵的经历,老康永葆初心,永葆军人的本色,砥砺奋进。向老康致敬!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