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洞——心美体健一老人 作者:姚润生 时间:2021-10-27 次数:27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一年前,曾随《清徐老年》编辑部的同志,拜访年逾九旬的贾老先生。他叫贾洞,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是深受人们敬重的一位老教师、老校长。在慢条斯理的长谈中,找不到一丝豪言壮语的表述,更没有惊天动地业绩的描写。但点点滴滴都在流露着做人的道理,展现着他高尚的品格。细细品来,令人起敬。
  贾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要求教师们做到的,他首先起带头作用。几十年如一日,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名离校回家。他亲自抽查、批改学生的作业,为教师们做示范。他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动着大家。他善于发现同事们的长处,及时表扬、鼓励进步。关心大家的生活、学习,校办工厂的收益,都用于给教师们买书订报,奖励先进的师生。在他的努力下,全校教师同心协力,使子弟校一改曾经的落后面貌,成为全县教育界的先进单位。
  贾先生一生从教,两袖清风。他经常讲:要淡泊名利,要学会吃亏。他从西谷小学走向社会,在这所学校工作达25年之久,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认识他,可谓是西谷的荣誉村民,是西谷人尊敬的好老师。村里人都很关心他,经常把生产的瓜果蔬菜让自己的孩子或亲自送给他,但他总是婉言谢绝。调回子弟校后,校风校貌大变样。县里的老师们都愿意在子弟校上班,一些老师直接或托关系求他来子弟校工作,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凡是教育局分配来的老师,我都欢迎,但让我向教育局要人,我不能办也办不到。孩子们都喜欢在子弟校求学。一年,县里有名的企业家要将他的小儿子送到子弟校上学,同时还送来一口袋小麦,贾校长不被利益所动,让来人把小麦拉了回去。子弟校的声誉日升,一度时期,教师逾七十,学生达千名,真有不堪重负之感。与贾先生任校长期间的党支部书记何玉兰同志曾对我们说:有一年,我们的校办工厂,通过为杏花村酒厂加工包装箱的关系,低价买回几箱汾酒,数量有限,不够每人一瓶,经办人作难了。贾校长主动放弃不要,为办事人解了围。前两年,他们贾兆村拆迁。他兄弟们共有的一处深宅大院也在其中。在结算补偿款时,贾先生除属自己的房屋外,院内的伙房、门道、厕所等凡属共用部分的补偿款,他一律放弃,分文不要。这样做,避免了矛盾,增进了兄弟间的情意,也为解决村里拆迁补偿工作带了个好头。
  贾先生的身体很好。微微前曲的身材,却仍是那样高大魁梧;虽有银丝额绉,但红光满面,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九十高龄的老人。他告诉我们:他从来没住过医院,头疼脑热的小病,扛一扛就好了,最多也就是服几次药。他从不吸烟饮酒。生活规律,黎明即起,户外活动,在公园散步,在广场练拳从不间断。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素食为主,粗茶淡饭。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洗衣做饭已成习惯。他很讲究卫生,不论是床铺还是书案,书籍用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擦拭得干干净净,真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让人看了真有点养眼舒坦。贾先生心胸宽广,随遇而安。小事不计较,大事也坦然。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贾先生与老伴万云仙老师,早在几年前就有个出乎常人所料的约定:当人病危时,没必要插那么多管子抢救。认为过度治疗,只能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延续,让亲人们看着更加难过,对社会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人“走了”,一切从简,不告诉远方的亲友,儿孙们不穿孝服,不请乐队,要火化,不再占一片净土。他俩把这些约定写入遗嘱,并郑重其事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坦荡的胸怀,令人起敬。老伴去世后,子女们都要接老人到家里一同生活,被他拒绝了;要给他请保姆,他也不答应。他正确面对不幸,很快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重新安排打理自己的生活。
  贾先生酷爱读书。他说,书是他不离不弃的伙伴。他的藏书很多。在客厅内、书房里安放着两排做工考究的书柜,珍藏着中外名著、名人传记、当代政论汇编、习近平重要论述等经典图书上千册。贾先生告诉我们:看书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生活中,一天也离不开看书。他每天上午、下午都要看一两个小时的书,雷打不动。贾老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坦荡包容的胸怀,孜孜不倦的读书习惯,平淡无华的生活作风,令人为之动容。贾先生送我们到院里时,好几位老人坐在小凳上聊天。一位老人对贾先生说:我们等你遛弯儿回来,原来你是在家接待客人。另一位老人还告诉我们:贾校长能背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论文中引用的五六十首古诗词,并常把这些诗词的出处和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讲给我们听。我们还喜欢听他讲的新闻趣事。贾先生早已离休了,他虽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仍然在那里默默地放光发热,传递正能量,与众为伴,共度好时光。
  我们注意到,在他客厅的正面墙上,悬挂着一付红纸黑字的隶书“中堂”,硕大的福字居中,两侧是一幅长联。上联: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芦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下联:少陵诗摩吉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贾先生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有名书家为他“米”寿的贺礼。贾老师、万老师两位耄耋伉俪,一生献给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可庆可贺。他俩教学一生,读书万卷:知识渊博,尽收古今绝艺;胸怀宽广,可容宇宙奇观。祝愿贾老先生尽享幸福,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