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抗洪一线的铿锵玫瑰 ——记孟封镇人大主席、工会主席高巧娥 作者:常映红 时间:2021-10-27 次数:18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瘦削的脸庞、微黄的皮肤、凌乱的头发,沾着尘土的迷彩服,裹满泥浆的运动鞋,走路坚定有力,说话干脆果断……眼前的这名女干部叫高巧娥,是孟封镇人大主席、工会主席,也是孟封村和小武村的包村领导。
  10月5日凌晨5点,正在睡梦中的高巧娥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雨下得太大,乌马河水位猛涨,马上回镇。”接到这简短而焦急的命令,高巧娥知道情况紧急,迅速从床上跳下来,从衣柜里翻出毛衣、羽绒服,一股脑儿套在身上,又穿了一双高帮平底鞋,一头扎进雨雾当中,开起车来就向孟封镇政府飞驰。
  来到208国道两侧的乌马河堤坝上,雨依旧下个不停,很快将她身上浇透,脚下的积水也越来越深,高帮平底鞋里不时往进灌水,刺骨的寒冷让她浑身不停打颤,她不由得裹紧了透湿厚重的羽绒服。有同事送来雨披,她顺手将雨披套在羽绒服外面,坚持守在堤坝上。
  中午,208国道以西的乌马河河堤出现了决口,洪水向庄稼地倾泻。险情就是命令,按照孟封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高巧娥奔赴孟封村紧急转移柳小线以南的村民。到了村里,她一方面安排村民转移事宜,一方面安排村里的巡河队查看河道行洪情况,后来实在不放心便又自己到河堤上察看。
  当晚12点多,在县、镇、村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孟封村村民撤离工作全部完成。高巧娥又与村干部商量村里的防洪预案,并与三个巡河队每30分钟联系一次,随时掌握洪水情况。晚上不方便上厕所也不敢喝水,早上淋得湿透的衣服也不知道多会被自己的体温烘干了。
  从5日到7日,在洪水最严重、撤离工作最要紧的40多个小时中,高巧娥没有合过一下眼。“半夜两三点电话还要一个接一个地响个不停,根本没时间睡觉,也睡不着。老百姓连家都快没了,我们哪能睡得着?我们能做的,就是跟时间抢速度,跟洪水赛跑,尽量多保一处房、多抢一粒粮。”说起这些时,高巧娥的眼睛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后,高巧娥又和帮扶单位工作人员对接灾后重建工作,抽水、清淤、巡查、统计受灾情况、安抚村民情绪……超负荷的工作和严重的睡眠不足让这个本来瘦弱的女同志更加的面容憔悴,头发也大把地脱落。“10天没洗头,头发都粘在一起,硬成一块抹布了,体重也减了6斤,这也好,不用刻意减肥了。”她摸着蜡黄的脸庞,微笑着说。在太原上学的女儿从网上得知孟封受灾的情况,打电话询问她,并说要动员同学为妈妈所包村庄捐款捐物。丈夫好几天看不见她的踪影,担心她的安危,专门跑来探望,被她草草两句话就打发回去,自己又继续奔赴一线开展工作。“十来天了,我平均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第二天依然精神十足地面对工作。开始搞不清为什么这么精力充沛,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的家人关心和理解我的工作,这是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动力和支撑。”她的眼睛里再次充满泪水。
  一天,高巧娥发现小腿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绿豆大小的红点,这些红点奇痒无比。起初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有医务人员来下乡,她就顺便咨询了一下。大夫说她这是因为长时间冷水浸泡导致寒气进入体内所致,嘱咐她每天晚上喝热姜汤、泡热水澡往外散寒。“现在没条件,也顾不上,等忙完这一段再说吧。”她放下裤管,又噔噔噔跑到村民中间了。“高主席本来是个俏皮人,爱穿裙子,人长得又漂亮,就像一朵盛开在孟封镇的玫瑰花。现在再看看这满身干泥巴,作为一名女同志,天天和男同志们泥一身水一身地摸爬滚打,她真的太不容易了。”孟封镇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两级相关部门的倾心帮扶下,在高巧娥和全体驻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受灾严重的小武村、孟封村全体村民及时转移安置、有序返村归家,无人员伤亡,村民情绪稳定,各类救灾物资发放充足到位,生活秩序日渐正常,灾后重建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当中。
  已近中午一点钟了,在工作队员的再三催促下,忙了一上午的高巧娥才拆开已凉的盒饭,可还没吃上两口,电话铃声又响,她右手拿勺子,左手举电话,一边扒拉着米饭,一边又开始工作……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