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打月饼 作者:杨晓霖 时间:2021-09-29 次数:111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是中秋,街巷里的饼子铺一进农历八月就不做饼子了,而一门心思打起了月饼,现打现卖。我们管这种月饼叫土月饼,也叫粗月饼,或者空心月饼,较之外来的、带包装的、花色繁杂、口味多样的“细”月饼,清徐人似乎更偏爱土月饼,因为看起来每个饼子铺的生意都不错,伙计们干得热火朝天,有的铺子还加雇了人手,月饼一炉一炉地打出来,然后被人们五个、十个、几十个地买走,始终剩不下几个。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小时候,每年八月十五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打月饼,我家也不例外。一进八月的门,母亲便着手准备食材了,有白面、植物油、红糖、白糖、蜂蜜、花椒、鸡蛋、玫瑰、芝麻等,食材备齐了,通常是在中秋节前的礼拜天,上午和面、拌馅,下午包月饼、烤月饼,一天下来,我们家的月饼就打出来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先说和面。先准备一盆面粉,将烧红的油泼在面粉上,随着一阵“嗞嗞”声,面盆里冒起许多油泡,随即升腾起一缕混着面粉和红油气味的白雾,期待了一年的中秋月饼的香味就从这一缕白雾开始了。然后,将红油泼起的面疙瘩搓碎,放入白糖、蜂蜜,打几颗鸡蛋,用花椒水和面,面要和到表面光滑、软硬适中为止。
  在月饼制作过程中,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油、面、水的比例直接影响着月饼的口感。我小时候,一般家庭一斤面最多配二两油,相比于平日的饭菜,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如果一个家庭打二十斤面的月饼,一次要用掉四斤油,这是一笔相当奢侈的开支,所以一年一度的打月饼究竟配几两油、加不加鸡蛋和蜂蜜,每个家庭是要经过精心算计的,因为算计,所以每个月饼都显得尤为珍贵。
  拌馅比较简单,红糖、白糖、玫瑰、熟芝麻混一起,加入熟白面,再加几勺油,充分搅拌就成了。
  再说包月饼。和好的面经过醒发,揪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将面团捏成面皮,包上馅料,收口,压扁。这个环节我做过,需要一点手艺,面皮厚了包不了多少馅,薄了容易破皮露馅,收口也要手艺,手艺好的三下两下就好了,手艺不好的半天收不拢,有时候收拢了一压扁,又裂开来一条缝,然后用一小块面粘上去打个补丁。我就属于手艺不好的,常裂缝露馅打补丁,总遭人嫌弃。
  将包了馅料的面团放入月饼模里按压,使面与模充分贴合,然后轻轻一磕,印有图案的月饼胚就出来了。
  最后说烤月饼。过去家家户户都是烧煤炉子,炉子上放上鏊圈,鏊圈上扣上鏊子,烤炉就形成了。所谓鏊子,就是一张圆形的中间微微凸起的铸铝板,平日里摊煎饼用的。鏊圈是一个环形的金属圈,我家平时不怎么用,似乎是烤月饼的专属工具。烤月饼的火不能太旺,太旺了月饼容易焦,鏊圈上也留有出烟口,要不月饼会被烟熏黑。
  最重要的一环来了,将鏊子烧热,月饼胚印有图案的一面向下放在热鏊子上。
  五六分钟后翻转另一面,再过五六分钟,等两面饼皮都上了色,饼皮烤硬可以立起来了,揭掉鏊子,将月饼胚立着放进鏊圈里,再扣上鏊子。过七八分钟,揭掉鏊子翻面,然后继续扣上鏊子。
  再过七八分钟,一炉色泽金黄、圆鼓鼓的月饼就制成了。
  制成的月饼稍稍一掰,饼皮瞬间裂成几块,面粉、油、玫瑰混合的香味和糖的甜味扑鼻而来,光这气味就把人熏醉了。咬一口,酥脆可口,甜香醇厚,那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味道。
  打月饼通常要几个人合作,包馅、压模、看火,一个人不好应付,母亲总是叫一两个亲戚来帮忙,我也算一个,压模基本上每年都是我的活。
  和好的面所剩不多的时候,就该做“耍耍”了。所谓耍耍,就是将月饼做成花篮、鱼、狮子、寿星等形状,哄孩子们玩耍的。
  最后一块面是做团圆月饼的,我们也叫“月亮爷爷”,就是一个大月饼,直径有六七寸,寓意全家人幸福团圆。
  月饼打好了,十五晚上要供奉月亮,搬张桌子到院里,团圆月饼摆中间,月饼、饺子、水果都摆上,等月亮升起来,请月亮来吃,以祈求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供奉过月亮,团圆月饼要被切开,家里有几个人就切成几份,出嫁的姑娘也算在内,过了十五,给姑娘送月饼时要把那份团圆月饼带上。成家另过的兄弟们也要为每一位出嫁的姐妹们留一份团圆月饼,送月饼时一并送过去。那时候,虽然每家的月饼都是甜的,但是配料不一样,口味总有差别,所以每年我都期待舅舅们来给母亲送月饼,期待换个口味,也期待不同模样的“耍耍”。
  小时候,月饼打出来,母亲要给我们分开,我们各自藏起来。我记得我总是藏在炕几的一个柜子的下层,但是我记不得什么时候吃,想来是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地吃,那滋味,应该别有风味。
  八月十五正是秋收农忙的时节,过去村里人一年的收成全指望地里的庄稼,庄稼成熟的时候,农人们为了多出活,舍不得来回路上耽误时间,经常是一早带几个月饼和两瓶水就下地了,干一上午活,中午蹲在地头就着水吃月饼,那滋味,是苦是甜,只有吃过的人知道。
  如今村里人也都用上了天然气、电磁炉,没有了煤炉子,也没有人再费心费力打月饼了,都是买现成的。可是面对超市里形制各异、口味繁多的月饼,却不知该买哪一种,似乎每一种都只能尝尝鲜,只有土月饼才是我们过节的标签、味蕾的记忆和心头的念想,它已超越了美食的概念,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去年12月,空心月饼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太原市市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清徐县杨房村的苗海维成为空心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
  真心希望我们的土月饼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带着孩童们的期待和老人们的回味,伴随着人们一年一年过中秋。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