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有山西岳华山 作者:杨晓霖 时间:2021-09-06 次数:45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17年8月25日,我和琦琦一早就起床了,这是我们在西安的最后一个早上,收拾好行李,退房,急急忙忙赶往火车站。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了,我带着琦琦匆匆离别一个城市,似乎每个暑假都会上演这样一幕,匆忙间总是忘了再看一眼即将告别的城市,这一次,毫不例外地,没有刻意地多看几眼古城西安。
  我们乘坐的动车在西安北站,要乘地铁过去,这倒让我们在西安的最后一个早上体验了下西安地铁。西安地铁目前运营两条线,还不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工具,所以地铁上乘客不多,基本都有座。我们乘的2号线直接到达西安北站。西安北站2011年开始投入运营,是国家高速铁路网上最重要的枢纽站之一,很漂亮,也很舒适。
  8:12,西安北站开往华山北站的D5094次动车开始启动。西安,这个曾有十二个王朝在她的怀里坐胎、分娩的城市,在我的脑海里,就定格为过去五日的行程,但是这远不能了却我对这片黄天厚土的热爱。西安,我还会再来吗?西安,我还会再来。
  8:52,我们到达华山北站,出站、存行李、买食物和水、购票,一切准备停当,进山。
  上山之路,前面一段还比较平整,但是两边植被不够高大,路上比较晒,走一会儿就累了,还好隔几百米路边有一个摊点,隔着路、在摊点的对面,总有一张桌子和几个长条椅,不管买不买东西,游人都可以随意落座休息。我们在华山安排了两天时间,第一天只需从山门上到北峰,于是我和琦琦每到一个摊点,就坐下来歇歇,歇几分钟再走,遇到下一个摊点,就又歇歇,这样走走歇歇,歇歇走走,我们发现每一个摊点都被排了号,门上都挂着“No.XX”的牌子,我们还发现随着山势的增高,所卖食物的价格也在增高,比如农夫山泉小瓶水,在火车站那儿卖2元1瓶,到华山进山口成了3元1瓶,进了山就卖到5元了,再往上涨成8元、10元,直到山顶涨到了18元。
  观景台,两边花岗岩山体共同夹成一个V字型峡谷,只可惜华山上水太少,峡谷里没水,这就是北方的特点——粗旷、冷峻,一副纵有千斤重担也压不垮的大男子的阳刚作派,不似南方的山水,如女子般温婉、柔顺,只怕稍一碰触,即有泪水流出。
  这条石阶路,大约是老君犁沟。华山之路,大多是石壁间凿出的沟状险道,一是陡,有的地方几近垂直;二是长,动辄好几十成百个台阶;三是险,有的沟槽几乎放不下半只脚,人们只能侧着脚攀登,多亏沟旁有铁链可以拉,如果没铁链的话,相信多数人是上不去的。我就见有的人干脆双手撑地、手脚并用往上爬,还戏称“爬山、爬山,就应该爬着上山”。
  从进入山门,依次经过玉泉院、五里关、莎萝坪、毛女洞、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尽管我和琦琦平时有些登山的基础,但是来到华山还是明显感觉累,起初我俩带着6瓶矿泉水、1大壶开水、若干干粮、零食以及每人一件厚衣服,当然,还有照相机。我俩走走歇歇,歇下来就补充点水和食物,也为减轻负重,渐渐地,发现相机成了最大的累赘,恨不能当初就寄存了,现在就能省不少力了。不过令我欣慰的是琦琦能帮我背包了,一路上得到了好几位游客的赞许,成为他们勉励自己或同伴的榜样。琦琦这家伙,在家属于比较“宅”的那种,不像其他孩子一放假满街地疯,可是拉出去爬山却一点都不文弱。很小的时候我带着参加单位的活动,他总是跟着走得最快的那个人走在队伍最前面,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行程,每次都能上到最高峰。所以我和琦琦每一次出行,他从来不是我的负担,而是我最好的同伴和帮手。
  下午5点,我和琦琦到达北峰。北峰有缆车出口,所以游客很多,在上山的路上,人并不多,可见大多数人都是乘缆车上来的。
  在北峰上看东、西、南峰,这也是最经典的华山图。
  眼看日头落下去了,于是找旅店、办理入住手续、吃饭、睡觉。临睡前,琦琦将闹铃设置为3点,计划3点起来去往东峰看日出。3点钟闹铃响起,我和琦琦再一次收拾停当,悄悄地离开房间。走出旅店,才发现夜幕下的华山并不寂静,但凡略微平坦的地带,露宿的人们比比皆是,少部分撑着帐篷,大部分或坐或躺在石凳上、长条椅上或者石块上,后来发现在上山路上的石阶上也有三五成群的人在休息;而摆摊的本地人也是彻夜不眠,似乎夜晚的业务比白天的要好,除了卖水和食物,出租帐篷和大衣也是不错的业务。
  我和琦琦择路向东峰攀登,一路上都有微弱的灯光,正是这灯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因为没有日头晒,不出汗,爬起来比白天轻松很多,也因为要在5点前赶到东峰看日出,生怕赶过去了太阳也升起来了,所以脚下不敢怠慢,直奔东峰而去。刚开始只有我俩,后来有一伙年轻学生赶了上来,再后来,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是赶往东峰看日出的。
  等我们到了东峰,那里早已人头攒动,我和琦琦找了个合适的位置,静静地注视着东方,等待着日出的那一刻。5点45分过了,天边出现了一条淡红的带子,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太阳一跃而起。
  又过了一会儿,夜幕明显地淡了,可以看清对面的山峦,天边的阴云也看清了,难怪太阳连头也不冒一下。这时候人群开始燥动了,有人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了,一会儿功夫,人群散了一大半,我和琦琦重新调整了位置,用我们一贯的耐心和信心等待着太阳升起。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许多人都已经不再专注,等待,也许只是给自己的耐心一个交待。突然,琦琦的一声“出来了”,让我们身边的人再次将目光转向东方,只见一个红点从云幕中露出来,转眼间就变大了,颜色也由淡红色变为鲜红色,继而变为金黄色,天边淡红的带子也渲染开来,直至将半边天染成了黄色,可惜云层有点厚,太阳终究未能刺破云层洒下万道金光。
  天看着看着就亮了,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地显现出来,看日出的人们渐渐地散了,我们随着人流向南峰而去。通往南峰的路同样险峻,我和琦琦经过一番艰苦攀爬,8点半登上了南峰顶。南峰是华山的最高峰,海拔2154.9米,也是五岳的最高峰,站在峰顶,蓝天白云触手可及,远望群山,横亘几百里绵延不绝,直到隐没于天边的云海里。
  遥望西峰,西峰为一块完整的巨石,浑然天成,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
  从南峰下来,我和琦琦选择下山,主要原因是华山上物质太匮乏,饥饿和干渴是很难解决的两大问题,矿泉水还好,不论价钱多少,总之还能买到,尤其缺的是热水,华山上没有自来水,热水只有滚过的雨水,10块钱1杯,苦涩难咽,喝了肚子疼。
  下山途中路过金锁关,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状石拱门,是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系满了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没按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了智取华山路。这条路开凿于上世纪40年代末,于90年代凿通,直达北峰,全长2公里,共有3999级台阶,有加固铁链,是供游人攀爬的一条便道。人们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倒觉得下山比上山容易些,对于稍微平缓些的台阶,我俩都是小跑着下山,只要注意脚下不要摔倒,跑着比走着省劲。
  下午2点,我们到达智取华山八勇士雕像处,这也就意味着我的华山之行就到此了。然后从华山火车站乘火车回太原,西安之行就结束了。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