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酒醒酒,减肥健身。醋除上述医疗保健功能外,还有解酒减肥的作用。
用醋解酒,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常识。这在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如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食醋可“醒酒,消食”。日本泷野吉雄在《醋·健康·美容》一书中说:“饮醋能避免大醉失态。”“一个人饮酒后为酒所醉的程度,是由血液中酒精的浓度来左右。饮下的酒从胃部被吸收之后,随着血液在体内行流,浓度愈高,醉得状态也愈深。一般说来,当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50毫克~100毫克时,就会达到微醉状态,超越此界限之后,随着酒精浓度增加,醉的程度也随之加重。
根据美国艾的华·麦克勒维兹博士的研究报告,单独饮酒时和随酒同时饮用醋酸,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会有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只摄取了酒精的老鼠,较之随酒精一同摄取醋的老鼠,其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较高。也就是说如果在饮酒的同时间内饮用醋就能够降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避免酒醉后的失态。
我们知道,醋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相互配合,使食醋成为一种天然的“醒酒剂”。食醋能对抗和缓解酒精的抑制作用,增加胃液分泌,扩张血管,利于血液循环,提高肝脏的代谢能力,增强肾脏功能,加快利尿,促进酒精从体内迅速排出。食醋能解酒,是有科学依据的。
用食醋浸泡黄豆治疗便秘,是我国自古即有的民间验方,最近科学家发现,醋豆还有其它的健身作用。其实食醋的本身就可以降脂、降压、减肥。因食醋中所含的氨基酸除了可以促使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为体能消耗外,还可使摄入的糖与蛋白质等的代谢顺利进行,因而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如用醋豆减肥更能增加其作用。研究发现,给老鼠喂一定量的醋豆,老鼠的血压下降了10%~20%,豆子中的皂素能排除贴在血管壁上称作ATET—OOM的脂肪,并能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所以有助于减肥。醋豆还能预防动脉硬化和脑血栓。这是因为豆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减少胆固醇的作用。醋豆的制备方法是,用好黄豆洗净晒干,于沙锅炒熟,然后放入空瓶中,约占瓶1/3。在倒入食醋后,加盖,放阴凉处,1周后即可食用。如不喜欢吃酸,可加蜂蜜或红糖。醋豆以每天吃1匙为宜,如发生腹泻,可暂停食;如未见不适,可连续食用。此外,醋豆还能助消化。
调节平衡,防治结石。人体以及人的生命是在体内各种物质相对平衡,相对稳定中的前提下成长发展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或者不适。然而醋能在某些方面调节平衡,促进稳定。
醋能促进酸咸平衡,也就是钾钠平衡。正如前面所述,一个人如果食盐过多,人体内积聚的钠就过剩,钠与钾便失去平衡,造成血管壁增厚,导致血流不畅。如果多食用些醋,充分发挥醋对钠的排泄及改善异常代谢的作用,便抑制了由于盐分过剩,积钠过多而造成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日本藤田博士让老鼠食盐及DOCA与加入苹果醋的对比实验,充分说明了醋能调节钠钾比例,醋能将钠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钾钠平衡。
盐的过分摄取会引起高血压,是众所周知的事,患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医生都会指示其控制盐分。而日本的饮食生活中,却偏具有盐分过剩的倾向,所以日本厚生省才会提出每天以十克为限的指导标准,也由此可见盐分过剩对身体的危害。
盐分过剩有害身体,是起因于盐(钠)的过剩。如果能够用醋排除体内的钠,就能够弥补这一个缺点。并且钠和钾的平衡,对维持身体细胞的正常功能也相当重要,在这一方面,醋也同时具有维持正常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平衡调节的事情,比方凉拌菜盐味重了,大师傅便加些醋来“勾兑”,勾兑就是调节,如果面条里盐多了,大师傅也会让你再调点醋来平衡。
醋能促进酸碱中和,达到酸碱平衡。山西人爱吃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山西“水硬”,也就是说山西的水中碱性物质较多,因而多吃醋就可以酸碱中和,促进平衡,减少疾病。
醋也能够预防结石的形成。膀胱结石和尿路结石是身体内发生结石的疾病。体内结石时,下腹部会疼痛,并出现血尿,症状恶化时,下腹部的疼痛会令人难以忍受。若要预防结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时常排尿。形成结石的成分若被经常性地排出体外,当然就不容易产生结石。即使在结石产生之后,若是尿量多,也能将细小的结石排出体外。就有不少个住院治疗的结石患者就是在手术进行前,从尿中排出结石,自然痊愈的例子。而醋,因为具有利尿效果,所以平时若能多于摄取,就能预防结石。
结石是由于尿液中呈酸性时,由尿酸等生成的物质。现代研究发现,食醋有利尿、溶石、排石的作用。它不仅能防治便秘、尿潴留,而且能防治肾结石、膀胱结石、尿路结石及胆结石。结石中所含的成分多为钙,其中大部分为草酸钙和磷酸钙。食醋能增强肾脏功能,有利尿作用,而食醋中的柠檬酸、醋酸,能显著地增加对草酸钙的溶解度,还能防止尿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因此,食醋可利尿、防治结石病。根据日本秋谷博士的实验证明,吃醋能使尿中PH 数值倾向碱性,使尿中的酸性物质减少,即草酸钙、磷酸钙减少。由此可知,如果我们常吃酸,使尿液倾向碱性,因为尿酸聚积而产生的尿路结石、膀胱结石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食醋的其它功效。因为食醋的内服、外用具有上述多种医疗效能,所以古代医家及近代药理研究均对其药用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食醋除上述功效外,还有治疗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腰腿扭伤、血肿、骨折、肠道寄生虫及外科的一般炎症等。
食醋外用,有软化局部骨骼和脱钙的作用。临床用醋治疗骨质增生,如用食醋炒麸皮热敷治足跟骨刺,或加入中药煎煮取汁进行离子透入治疗各部位骨质增生。中医学认为,食醋外敷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醋调中药外敷治疗腰腿扭伤、骨折、软组织损伤,能迅速消肿止痛。如将中药川乌、草乌、白芷、马钱子、土鳖虫、透骨草、威灵仙等中药研末,加醋调成膏状外敷,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骨折等。醋调中成药七厘散、跌打丸,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有明显的散瘀、消肿、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食醋味酸,有安虫、缓痛作用。据报道,饮用食醋可治疗胆道蛔虫症。此外,将食醋稀释后(每30毫升醋加凉水至100毫升),于睡觉前灌肠,可治疗蛲虫症。
中医认为,食醋具有消痈解毒的作用。《名医别录》说,醋可“消痈肿,杀邪恶”。《本草汇言》也说:“醋,解热毒、消痈肿”。因此,食醋常用于治疗外科的一般炎症。如取食醋250毫升,置搪瓷碗中加热,沸后加入乳香、没药末各6克,边搅边加入淀粉60克,待成糊状后即将其涂于牛皮纸上(面积应大于病变范围,厚约1厘米~1.5厘米),等温度降低至50℃左右时敷于患处,外加3~4层纱布包扎。如有伤口,按常规处理,必须在敷以凡士林纱布后再敷醋膏(勿直接涂于伤口)。凡疖、痈、蜂窝织炎、丹毒、脓肿、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炎症皆可应用,但对于结核性炎症及骨髓炎等则不适宜。
综上所述,食醋的药用范围非常广泛,临床运用能治上百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食品。
作者是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醋文化研究室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