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三回督军府求婚赵家堡同蒲路改线徐沟城
赵家堡有名的财东赵殿魁之子赵学仁有一千金,名绣金,年方十五、六岁,出落得标致大方。正在太原城内光华女中读书。督军府二少,名志宽,字子尚,绰号“芦公子”。这志宽从小生得皮肤黝黑,体态肥胖,“他爹就是有粗没高,他比他爹还低一头”,且从小就患有羊羔疯病。家中人因他稍不如意就犯病,所以对他十分迁就放任,而这志宽因此更加胡闹得出奇。抗战前,几乎是每天驾着辆小轿车在街上兜风,开飞车,在街上吓得行人远远躲闪,撵得满街鸡飞狗跳。若他在街上闲逛时,只要看见哪个女子漂亮标致,就非得搞到手,否则就要生气犯病。当时太原城内各饭店的女招待,戏班子中的女演员,学校中的女教师,少说也被他糟蹋了二、三十个。光华女中他更是常来常往,学校师生没有不认识他的,当然绣金也不例外。这时他又看上了“校花”赵绣金,死气百赖地非要娶人家为妻,可绣金就是看不上这只口吐白沫的黑狗熊。阎听说后,也劝其子道:“天下有多少好女人,可你咋就偏偏看上个她?算啦,重物色一个吧!”志宽一听,当下就口吐白沫,跌倒在地,阎锡山无奈,只好把秦晓峰找来。
这秦晓峰字文霭,徐沟县大常镇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是督军府经武堂领事。他到了督军府,一听是让给二少说亲,满口应承,因他正好是“会文堂”赵殿魁的三女婿,而这绣金则是他的内侄女。三姑从小爱绣金如同掌上明珠,九岁时,由三姑引进学堂。绣金在省城上学,吃住都在秦府,因而对三姑的话是言听计从,哓峰先做通夫人赵凤月的工作,紧接着又征得老丈人同意,于是大功告成。民国二十三年赵绣金入嫁督军府后,据说,为方便绣金回家省亲看视爹娘,阎锡山大发慈善之心,仿照当年他为回五台河边村方便之故,从北同蒲忻州北忻口另建支线,过蒋村直通河边镇,而将南同蒲铁路从榆次改线,绕向西南,经近村过张庆、永康,从郝村(属榆次)过潇河,入徐沟境桃园堡、赵家堡、同戈站,到徐沟镇,从张楚王、西楚王出徐沟县入太谷县,过水秀而到太谷城。据县人回忆,此工程于民国二十四年夏秋之交,由晋绥军某部工程兵修建,到第二年夏天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太原到介休全线才贯通。铁路设计为一米宽的窄轨,列车上一排四座,时速为30公里/小时,通车后,《晋阳日报》用大幅版面刊登图文,作了报道,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有的全家坐着马车,有的徒步行走,纷纷到徐沟观看火车,曾轰动一时。
民国二十七年春,为破坏日寇交通线,英勇的八路军将桃园堡外的潇河铁路桥烧毁,造成铁路瘫痪。日本人只好改用原正太线(现石太线)支线——榆次到太谷线,于是寿命不足两年的同蒲铁路徐沟站,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划上了生命的休止符。(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