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罗贯中传奇 ■啜希忱 编撰 作者:啜希忱编撰 时间:2012-10-14 次数:15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明陈忠刻书传后世(下)
  罗贯中写到一处,心中十分激动,畅心大笑,笑着笑着,忽然眉头一皱,双手紧抓心口,扑通一声撞在书桌之上,不省人事。此时早已惊动了秀芝和孩子们,她看着罗贯中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地瘫倒在地上,吓得手忙脚乱,急忙去扶到炕上。秀芝连连叫着:“罗大哥!你怎么了?快醒醒啊!”在秀芝和孩子们的呼叫声中,罗贯中渐渐苏醒过来。
  由于他过度疲劳和过度兴奋,导致引发心疾,使他无法说话。他含着泪,用手指了指书桌上的书稿,又指了指秀芝和他身边的两个儿子,欲说无言。孩子们都不懂是什么意思,秀芝却懂得丈夫的心事,她扶着丈夫说:“他爹啊,俺明白你的意思。你这一部《三国演义》是你一生的心血凝聚而成,我们一定把它刻印成书,传于后世。即便这一代不行,子子孙孙代代努力,也一定会实现你的宏愿的。”说着不觉哭泣起来。罗贯中眼中含着泪花微微笑了,满意地慢慢闭上眼睛,安详地睡了。从此就再也没有醒来,此时远处传来黑山寺的悠悠钟声。一代文学宗师罗贯中带着微笑,从此长眠于大名府溪县的崇山峻岭之中……
  罗贯中在许家沟为了实现自己著书劝世的宏愿,安贫忍痛,埋头写作,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先后写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又补写编成了恩师施耐庵先写的《忠义水浒传》,最后对《三遂平妖传》也写完了二十回。后来,明人冯梦龙又把《三遂平妖传》修补完成。
  罗贯中逝世后,秀芝领着儿子,带上书稿到建阳去刻印,千辛万苦也找不到刻印的地方。秀芝临终时,含着眼泪把丈夫的书稿和遗愿传于儿子。直到明嘉靖年间,朝廷派一位叫陈忠的大员去福建担任提学副使,负责训练壮丁,抗御倭寇。罗贯中的后裔打听到陈忠是兴化人,是一位独具慧眼、敢做敢为的人,就以“乡谊”的身份去求见陈忠。陈忠问罗贯中的后人有何事相见,罗氏后裔说:“老祖宗罗贯中本是施耐庵的门生,和施耐庵一起去过兴化,还在顾逖府上住过一段时间。因施耐庵临终时,把《水浒传》书稿托付给老祖宗罗贯中,至今未能将书稿刻印成册,传于后世。”陈忠听了很是高兴,他说:“早就听说施、罗二公著书劝世,写了《三国》、《水浒》等书,只恨无缘得见。今日幸运,真是太好了!”当即对罗氏后裔以礼相待,并要把施、罗二公的几部书稿都带来。
  在陈忠的设法帮助下,施耐庵和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终于出版问世了。从此,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施耐庵与罗贯中所写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流传于后世,成为千古不朽的名著。一代文学巨擘罗贯中与他的宏篇巨著一样,流芳百世,千古不朽。(34)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