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坛 论 醋 古代名医论述食醋治病养生(二) 作者:武润威 杨宗新 王茂华 时间:2021-08-11 次数:29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云笈七籤》,是继承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道教理论的一本道教类书,由北宋张君房总编。天禧之年(1019)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05卷,后又摄取精要万余条,共122卷成该书。道教称书为“云笈”,道书分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大清、正一)共七部,故称《七籤》。该书内容包括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斋戒、服食、炼气、内外丹、方术及赞语诗歌、神仙传记等。该书不仅记载了酿醋的方法,而且记载了许多道教炼丹、治病用醋的配方。如“四壁柜朱砂法”,即取针砂一斤,硫磺四两,朱砂三两,白矾四两,盐一两为原料,先以浓醋一斗五升煮针砂、硫磺二味,令干,以火锻之,待鬼焰出尽后,放冷研,别入硫磺一两,又用醋一斗五升,更煮候干,以前锻之。鬼焰尽即止,放冷。以水淘取紫汁,去其水尽,阴干。即入白矾、盐同研。内甆瓶中,四面下火锻之,候瓶内沸定即止。待冷,出之细研,以醋拌为柜。这种醋药能除去风冷,温暖骨体,悦泽颜色,久服无疾,延年益寿。
  陶弘景(465—536),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他对医药有一定的研究,曾整理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朝期间名医所用新药,成书《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首创玉石、草木、虫、曾、果、菜、米料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还著有《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方》、《药点诀》等书。陶在其医书中称:“酢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为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丹家又加余物,谓为华池左味”。用中草药治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术,“医食同源”、“药醋结合”,是用中草药治病的升华。陶弘景广泛用醋药治病,进一步证实了药醋治病的原理,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药醋治病之前景。
  孙思邈(581—682),唐朝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他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原理,广泛收集方药、针炙等医学内容,著有《千金要方》(又名《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唐永徽3年(公元652年),广集唐以前历代名家方书及民间验方,叙述妇、儿、内、外各科疾病的诊断,预防与主治方药,食物营养,针炙等,列症治232门,合方论5300余首。还编著了《千金要方》的续编《千金翼方》30卷,增加了新内容,仅方剂就2000多首。这些医著内容丰富,保存了唐以前的不少医学文献资料,是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著作。孙思邈对食醋的医用功效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并用以治病养生。他在《千金良治》中说:“酢,味酸,温、无毒。消痛肿,散水气,杀邪毒”。在《千金要方》中介绍说,治“霍乱烦胀”,“以好苦酒三升饮之”,心烦腹胀即定;蠼螋尿瘪,“以醋和胡粉傅之”即好。
  寇宗爽,宋朝名医,他对醋的医用很有研究,他在其《本草衍义》中曰:“醋,酒糟为之,有米醋,麦醋、枣醋。米醋比诸醋最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产妇房中常得醋气则为佳,醋益血也”。“醋味酸而性则散”,“涂蜂趸毒为收,且引皱皮靴为喻”。“若夏秋暑热,疟、痢等病汗出过多,其后病虽愈,而表虚漏汗或畏风者,久开难以聚阖也,任日服参、芪、燕窝、乌梅、五味,不如饮食调和中略加醋即安”。“是醋也者,有邪则散邪,无邪则敛正,乃仙品也”。元代名医李鹏飞也曰:“醋能少饮,辟寒胜酒”。在唐宋之际,医学界对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醋,敛呼,散呼”;“醋能通窍、散结气、行滞血”,“醋主敛”、“醋主收”;醋能“开胃,消食”,“治病养生”,但“醋走筋”,“伤筋骨”。以上这些论述充分说明古人在认识醋,用醋治病方面已经能辨证地对待了。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业医。他继承家学,但更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富有革新精神。他深感前人《证类本草》等书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在群众协助下经常上山采药。同时,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聆医请教。在此基础上,参考历代有关医书800余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籍中药名、品种、产地等方面的某些错误,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很多药物,经27年的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全书200余万字,收集药物1892种,绘制药物形态图1160幅,收集附方11000条,内容非常丰富,它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的药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该书不仅是我国药物学的极为宝贵的遗产,还曾译成俄、日、英、法、德、拉丁等外文版本,成为世界的重要药物文献。李时珍对醋的药用研究更为有加,论述也颇多。他说:“醋,味酸,苦,性温,无毒。主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治产后血晕,除症增坚积,消食,杀恶毒,破结气,杀一切鱼肉菜毒。”又说:“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疾水血病,杀鱼肉菜诸虫毒气,无非取其敛收之意,而又有散瘀、解毒之功”。李时珍已经把食醋的医用价值推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别名真山等,山西阳曲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美食。医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他懂得醋能软化骨骼的道理,有一人鱼刺卡喉咙,他令其含饮酽醋而下之,广为流传。据说太原市有名的风味小吃——头脑,是其为母亲研制的药醋膳食。
  历代不少医书中也都论述了醋的药用功效。《本草备要》中说:“醋酸,温,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散水气,治心腹血气痛,产后血晕,症结癣癖,黄旦痈肿,口舌生疮,损伤积血,谷鱼肉菜蕈诸虫者。”《本草汇言》中说:“醋,解热毒,消痛肿,化一切鱼腥水菜诸积之毒也。”《本草求真》中说:“米醋,酸主敛,故书多载散瘀解毒,下气消食。且同木香磨服,则治心腹血气诸痛;以火淬醋入鼻,则治产后血晕;且合外科药敷,则治症结痰癖、疸黄痛肿;暨口漱以治舌疮;面涂以散损伤积血,及杀鱼肉菜蕈诸毒。”《医林篡要》中说:“醋,泻肝,收心,治卒昏,醒睡梦,补肺,发音声,杀鱼虫诸毒,伏蛔。”《随息居饮食谱》中称醋能“开胃、消食”、“醒酒”。《罗氏会药医镜》中说:醋能治“肠滑泻痢”,《严氏济生方》中说,凡治腹泻,下痢方,均以药醋糊为丸,等等。
  从历代的名医及大量的医著中,不难看出食醋在医病养生中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食醋在中草药泡制中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是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醋文化研究室研究员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