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老伴育有三个女儿,自然便有三位女婿。三位女婿的满满孝心,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满足我们养老生活各方面需求的同时,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
大女婿读书时,是老伴的学生。他聪明睿智,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在班里团结同学,关心集体。老师安排了学习和劳动的诸事,他不仅自己尽心竭力,还会组织同学们共同完成,成为老师的好助手。生活中,他对老师也是充满了关心与爱护。当年,老伴身患严重的肠胃疾病,在上班的半路上经常会出现肚子疼的情况,不能按时到校上课。他便主动地组织同学们先行预习,等待老师登上讲台。如果是劳动课,他就会带领同学们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安慰老师不必牵挂。有时,老伴住医院了,他就会来到家中,为我们做家务。他心地特别善良,就像女儿们的大哥哥,挑起了家务的担子。他还将家中种植的新鲜蔬菜,送给我们食用,那些鲜嫩的黄瓜,细小的豆角,美味的西红柿,都一一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待他参加工作之后,大女儿也根据当年知识青年插队与留城的政策,参加了工作,他们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如今他们已经是儿孙满堂了。每逢周末或节日期间,他们满载家乡的土特产品,带着他们的儿孙便来到我们身边,与我们共度欢乐时光。
二女婿是一个国防工厂的青年骨干,知识全面,技术可靠,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在家里,他与二女儿和睦相处,夫唱妇随,出双入对,左右邻居们不断点赞,我们也感到很自豪。他经常因公出差,在家时间有限,但总是牵挂着我们的养老生活。每到了一处新的地点,便打回来一个平安电话,让我们知道他安全到达了,免除了我们的牵挂,这种孝心同样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慰藉。每当他要返回太原,总是将当地的土特产品购买带回来。南方的水果,北方的特产,在我们的餐桌上频频出现。有时给我买回来一袋茗茶,我这个很少饮茶的人,也爱上了炎黄传统的茶文化。前几天,二女婿出差回来了,他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亲自驾车,带我们去参观了晋商博物馆。我们到达时,他从后备箱里,取出了一件小巧玲珑的轮椅来,请老伴坐在轮椅上,悠哉悠哉地行进在博物馆的通道上。一种幸福的微笑,飘洒在老伴的脸上;一首发自内心的赞歌,便涌动在我的心里。
三女婿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物理教师,特别能钻研生活中的大小物件,聪明又心细,对于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由他去处理。特别是进入电子时代,用上了智能手机之后,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处理,就非他莫属了。电脑速度慢了,他就会隔三差五地为我清理电脑中的碎片与各种垃圾。我也将所操作的程序做好笔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一次,我将退休以来所有在《太原晚报》和《太原老年》以及家乡报刊发表过的文章,汇集起来,集结成篇,并命名为《小溪激流》。但我想到,如果我将所有的篇章打印出来,送给朋友一大沓A4纸的印刷品读,是何等的不方便,需要编辑成册。三婿主动请缨,为我编辑出一套三册的《小溪激流》来。在我过生日的一天,三女婿迟迟未到,待到即将开饭时,他请二女婿与他抬来一只大箱子,并说是给我的生日礼物。打开来时,给了全家人一个惊喜。他不仅编辑成册,而且联系了一家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了我期盼中的,一套三册,五十多万字的《小溪激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伴双腿感觉到运作不方便了。尤其是洗澡时,坐下、起来的动作也很吃力。万一滑倒,那就会出现骨折等追悔莫及的事,老伴便将这一问题交待给三女婿。第二天是星期天,三女婿来了,带来了铮亮的不锈钢管件:一个呈九十度的连接。一头固定在地面上,另一头固定在墙上,稳稳地安装在浴盆外手边;另一只扶手,安装在浴盆的里边。老伴当场演示,双手紧握这两个扶手,坐下与站起,轻松快乐。他又打开一只不大的纸箱子,从里面取出来一只精致的浴霸,与二女婿合作,很快便安装成功。当那个浴霸打开之后,小小的卫生间,便笼罩在温暖的空间里。他又从背包里,取出来一件橡皮垫,放在浴盆里。这就是说,我们洗澡时,只要紧握扶手,铺上橡胶垫,就不会滑倒;打开浴霸,就是数九寒天也会在温暖的氛围里,快乐地完成一次肢体的清洁。这份满满的孝心,真令全家人赞不绝口。
每逢周末和节日,我和老伴便早早起床,为我们的女儿、女婿和孙辈们,准备丰盛的食品,包饺子或蒸包子,或做馅儿饼或做我从网络上下载学来的美味佳肴,迎接“全家乐”的到来。
古人曰:“养儿防老”。我们的三位女婿,岂不是三位孝心满满的“儿子”。祝愿他们健康快乐,祝愿他们的儿孙辈,继承良好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应有的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