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革命历史红色记忆 作者: 时间:2021-05-21 次数:142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革命人物纪略—肖靖
  肖靖(1916—1964),原名徐树华、徐柏森、徐迈伦。吉林省双阳县人。
  民国21年(1932),就读于双阳县模范小学校,受爱国教师肖丹峰(中共党员)影响,“九·一八”日军侵占东三省,肖靖不甘当亡国随同东北逃亡难民与老师同学进入关内。先到北平,入香山慈幼学院慈泉毛巾厂半工半读。后几经辗转,入中山中学高中部学习。他积极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被选为学生代表,出席学联活动,因坏人告密被捕,经东北大学同学营救出狱。出狱后做民先队街道工作,动员进步青年参加学生队、牺盟会等进步组织。民国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踏入职业革命者生涯。为了工作方便,取其崇拜的启蒙老师肖丹峰之姓,化名肖靖。转入秘密工作,任北平东北特委支书、民先队区队长等职。他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动员数十名东北籍青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民国26年秋,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派肖靖去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晋西北抗日前线,后又深入敌后,开辟清太徐地区工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敌后进行建党建政、发展抗日武装、组织发动群众等方面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民国27年(1938)春至民国34年日军投降前,肖靖大部时间在晋绥八分区清太徐度过。他历任中共清太徐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八地委军事部长、武工队长、游击队大队长、团、支队政治委员、汾东区主任等职。清太徐男女老少都称他“肖主任”。
  肖靖初到清太徐时,正值日本侵略军气焰相当嚣张,阎锡山的旧政权又不断制造磨擦。他一面发动进步力量与阎政权作斗争,同时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与日本侵略者、汉奸作殊死斗争。他亲自参与组建、领导清太徐抗日武装县大队400余人、七支队千余人的地方游击队。他积极发展、组建清太徐县中共各级党组织,参与组建清太徐县、区、村抗日民主政权。
  肖靖在清太徐工作期间,亲自指挥对日伪战斗百余次。民国29年冬,在太原县杏坪村将县游击基干队100余人、警卫连100余人、县警卫队40余人组编成县游击四大队,任政治委员。他率领这支游击队,重创清源县、太原县、徐沟县日伪军。拖住驻地敌人,使其首尾难顾,有力地配合了“百团大战”。在这期间,打死打伤日伪军200余人,缴获长短枪150余支,手榴弹、子弹数千枚(发)。在徐沟北郜村一次战斗中,打死敌人10余名,缴获战马1匹、步枪8支。徐沟橙桥阻击战,消灭敌人两个分部,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40余支,俘虏伪军40余人。在太原县代家堡,袭击日伪便衣队,俘虏汉奸11人,缴获自行车11辆、长短枪10支。他亲自策划、指挥了拔除清源日军驻交城草庄头据点的战斗。受到晋绥军区嘉奖。民国31年清太徐抗日斗争处于低潮时,他带领全县军民,克服天灾人祸造成的困难,很快扭转局面,受到上级表扬。他多次负责组织护送往返于延安、冀、鲁、豫、江苏、太行、太岳等地区人员数百人(次)安全过境。并亲自安全护送刘少奇、刘伯承等中央领导人赴延安参加中央会议,受到上级奖励。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参加抗日工作,受到八地委表彰。
  民国31年1月3日,清太徐党政军全部工作人员集中交城小娄峰村休整时,遭太原、古交、交城三处之敌数百人远距奔袭,使清太徐抗日力量受到很大损失,肖靖也身负重伤。伤愈调交东县任县委书记,晋绥八区一支队政委。同时受八地委委托,继续领导清太徐地区对敌斗争。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调回清太徐担任县委书记。不久上级调他到东北工作,任地委副书记、支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吉林省总工会副主席、主席,省工业部长、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1964年5月逝世。
  革命历史纪事
  (37-38)
  37.中共清太徐联合县委更名
  1940年1月,中共晋西区文交地委做出清太徐地区建——一个县委(原中共清太徐联合县委改称中共清太徐县委)、两个县政府(清徐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太原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决定。任命肖靖为中共清太徐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张云为宣传部长。县委下辖七个区级党委。
  38.清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0年1月,在清太徐地方党组织和决死四纵队清太徐民建工作团的共同努力下,清徐县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县长由中共党员、决死四纵队民建工作团团长徐光远担任。县政府设民政科、财粮科、公安局等工作部门;辖徐东区、徐西区、清二区、清三区、清四区等五个行政区。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