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行四十载,苦尽甘来春满园(二) 作者:王永安 时间:2021-04-26 次数:41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经过努力,在1984年的夏季,我们一家三口终于搬家到了县城居住。在县城租房居住的近四年中,先后租住在县城的春光村和迎宪村。在此期间,我亲身体会了“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传统美德的意义所在。尽管与房东是租住关系,但我们之间关系相处得特别和谐,两家房东在日常生活上对我们很是关照。几年中,原先讲好的租金事后却从来不收,在别人眼中我们是租房居住,实质上是免费“白住”。期间我们从“春光”搬家到“迎宪”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房东不收房租而为,不想亏欠人情太多。可俩房东不谋而合一致的说法是:你们俩人品好,做事厚道,生活又那么艰苦,是实实在在过日子的人。并且,在当时两房东都把我俩作为“榜样”来教育他们的子女,教他们干活勤快、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到现在我们都相互来往、以诚相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机会不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我们一家人在县城住宿安顿下来后,住房的问题是暂时得到了解决,剩下主要就是工作问题了。在没有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前,1984年下半年在同事的帮忙下,在县财政局临时做了半年多的档案整理工作,随后在1985年春季参加了县税务局的招干考试,招考落选后,我便找粮食局朋友帮忙,将妻子安排到县粮食局面粉厂上了班,孩子让初中毕业的表妹照看了两个月,一岁半时又送回了农村由岳母看管,到三岁半时才接回县城上了幼儿园。在面粉厂工作待遇虽然不错,但工厂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因此,我下班后每天过的是亲手洗衣、做饭的“单身”生活。我是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真是让人旰食宵衣、苦不堪言,不得已只好想办法再次更换她的工作。正在为重新找工作犯愁的时候,恰好碰上我高中的老同学,他是县城某集体企业专营皮鞋的“隆茂商店”负责人,经过老同学与上级主管领导协调,终于在1986年6月份安排她到门市部做了一名售货员,工作条件和待遇都很满意,还能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实属工作、家务两不误,在当时来说是合适不过的工作了。但是人心永远是不知足的,因为鲁迅曾经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眼前的工作、家庭生活基本是平稳了,但总觉得对个人的发展没有更好前途。总想寻找机会努力寻求更适合自己并能很好的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
  妻儿有幸成为税务干部
  坎贝尔有句名言说得好:“假如你希望在你的生活中也获得那样的机遇,你必须播种,而且最好多播种,因为你尚未不清楚哪一粒种子会发芽”。人只有越努力,才能越成功,越幸运!1987年5月,我得知县税务局城关税务所管理发票的一名女税务助征员要请产假的信息,我及时向县局领导申请,希望能让我的妻子补上这个空缺岗位。经局务会研究决定,为了工作的需要和解决税务干部家属及子女的就业问题,决定聘用临时税务助征员4名。1987年6月她被县税务局招聘为税务助征员,工作问题暂时得到妥善的安置。工作整整一年后,山西省税务局下发了招聘税务合同制干部的通知,清徐县税务局招聘指标5名,合同时限为5年,招聘对象是,在现有在岗的13名助征员中筛选。要求的硬性条件是:高中以上文化,年龄在30岁以下。幸运的是文凭达标,年龄刚好,考试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税收业务。招聘考试最终以清徐县税务局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顺利录取。总分与第一名仅仅是一分之差,在当时,税收业务及数学成绩在市税务系统中都是名列前茅,入职后合同制干部与正式干部工资待遇及住房等福利待遇完全相同,当合同刚满4年的时候,1992年省税务局将这批合同制干部全部转为国家正式干部。
  从1987年6月参加税务工作到1994年8月县国、地税机构分设,她一直都在清徐县税务局市场税务所,所从事的工作是税务所会计、税务管理员。1994年8月清徐县税务局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时,单位双职工必须有一方去地税局。我选择了留在国税局,她只好去地税局。她在地税局工作一干就是20年直至退休,这20年中她先后在计划会计科、城镇税务所、清源税务所和办公室等科室工作,每到一处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管理员岗位上税收做到应收尽收,连年完成任务;从事会计工作,账簿登记及时、记载完整、数字准确,报表做到优质快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及时将有关资料收集归档,并将多年堆积的档案合理化整理、分类,填写装订。她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5月被清徐县档案局评为“优秀档案员”。
  妻子在县税务局工作后,1987年12月,单位第一次给我们分配了一套两大间的平房宿舍,院子里有自己的厨房和两家伙用的厕所。我们有幸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县长住在了一个院子,老县长及他的子女们待我们非常热情,经常鼓励我们努力奋斗,好好工作,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真是漫漫人生路,沧桑几多,幸福几何。二年后我们又搬进了单位分配的单元楼公房居住。之后她在县地税局也分到了一套117平米的福利住房,这样我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彻底地改善。儿女们也学业有成,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儿子在山西税务学校毕业后,2003年9月在清徐县地方税务局参加了工作。女儿于2020年6月在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取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目前也参加了工作。
  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
  时间就像是一双无形手,把岁月的书页无情地一页页翻过。2013年12月妻子退休了,总觉得自己辛苦工作半辈子,今朝退休应该就是解放之日了,可退休后家里洗服、做饭、辅导孙子学习等都是靠她。不过她总觉得虽有些忙碌,但儿孙绕膝也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在空闲时,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她要读书、看报、听新闻、玩微信;为了身体健康,每天坚持做早操锻炼身体;为了开阔眼界,忙里抽闲游游祖国大好河山。偶尔还欣赏一些国外景点。基本实现了“轻松快乐看世界,高兴愉快到处游”的美好梦想。
  四十年后才悟出的“缘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相遇就是一种缘分。我俩在各自大家庭里长大,兄妹均为七个和六个;我是二儿子,她是二女儿;在兄妹中排行我俩都是老三,都是上有哥哥、姐姐,下面均为妹妹;我俩同年同月生;小学、初中、高中是同届,高中还是校友,参加工作后,同时在九十年代初取得了同一院校的大专文凭,专业同为“经济管理”;她上班时与我同在一个单位,虽然中间因机构分设而成为两个单位,但数年后机构又合并再次成同一单位的退休干部。
  缘份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而且还要有对的感觉和对的选择才是最美的缘分,这种缘分我们的父母亲身上体现得也很是奇特。我们结婚近35年后,双方父母亲都双双去逝。父亲与岳父都是1930年的马,母亲小父亲5岁,岳母小岳父4岁;父亲是村委会干部,岳父是县里的国家干部,母亲与岳母都是家庭妇女,而都属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双方父母都过着“四世同堂”晚年生活,但在2016-2021年这短短5年的时间内四位老人相继离世。2016、2017年父母离世,父亲享年87岁,母亲享年83岁;2019年2021年岳父岳母离世,岳父享年90岁,岳母享年87岁。两对老寿星在世是“好亲家”,在天堂他们一定还是“好朋友”。
  一路走来,我眼中的她
  看起来小家碧玉的她,性情刚烈。柳眉幽眸之间透露出一股英气,秀美端庄的脸上有一股绝不妥协的气势,让人既爱怜又敬佩。平和时,让我感觉到安宁、放松;伤感、疲倦甚至太过激动时,她能与我再“较把劲”。她善良贤惠、治家有方。对丈夫温柔体贴但不失强势。当你做对事的时候,常常不会被她提起,当你做错事的时候,常常不会被她忘记。凡事她总能在我身上找到毛病和不足,吵吵闹闹几十年我们依旧不离不弃,因为我知道,有爱人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她对子女舐犊情深、含辛茹苦、疼爱有加,能逆来顺受;对双方的父母悉心照顾、体贴入微。对亲戚朋友宽宏大度、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她是我一生最美的邂逅,她为我们的家庭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劳苦功高。有时难免有直性狭中之“嫌疑”,那是女人的天性。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是那么的不容易,我懂得,在我眼中她确是一位优秀的妻子。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艰难竭蹶能改变,苦尽甘来春满园。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能有好心情。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人的一生,总有掀起风波的清晨;也有风和日丽的中午;还会有绚丽多彩的晚霞。我们在一起经历过的岁月中,走进了彼此的风景,守望着此岸与彼岸的感动,那些最深沉的爱,总是与我们风雨兼程,那些最浓厚的情,总与我们冷暖共知。在生活中,我们十分知足,我们懂得感恩,我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让我们要用踏实奋斗拥抱美好的明天。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