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良佐(1921—1945),乳名三元,介休县万户堡中街人。
民国27年(1938)参加抗日民主政府,在汾阳县宁固区当通讯员,后从工卫旅随营学校毕业,在工卫旅任排长。民国2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组织上调赵良佐到清太徐公安基干队任指导员,协助清太徐公安局长张解华在汾东地区活动。民国30年2月的一天,公安队在徐沟县吴家堡村吃早饭时,突然被日军包围。赵良佐配合张解华,带领战士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打死日军8人,击毙日军小队长丁田,缴获战马两匹、长短枪5支、战刀一把,我方无一伤亡。从此名传四方。民国31年赵良佐率武装小分队深入敌占区活动,消灭了叛徒高玉山的扫共队;在清源县北云支村处决徐沟县扫共队长、叛徒孟守信;在太原县王家堡村西伏击扫共队,俘敌20多人;配合兄弟部队,在太原县西蒲村全歼汾河渡口的伪军13名。民国32年春,他所在的四大队改编为3个中队,赵良佐任二中队长。这年秋,在太原县枣园头村伏击伪警备队,打死打伤伪军20多人,俘虏7人,缴获枪支20多条。
赵良佐多次护送抗日领导干部通过敌封锁线。民国32年(1943)4月,彭德怀、刘伯承一行40余人由太行赴延安,赵良佐负责护送过清源河东敌占区。沿途虽数次与敌遭遇,但他机智勇敢地与敌周旋,平安地将首长护送过境,受到上级嘉奖。这年部队再次改编,赵良佐任三连二队队长,仍战斗在清太徐地区。他先后率部队抢攻徐沟橙桥村,夜袭太原县小店敌据点,伏击太汾公路太原县牛家口敌人,拔除清源县乔武伪据点,强攻太原县北格镇伪区公所,奇袭太原白家庄日伪据点。提升为连长后,民国33年至民国34年他率三连战士作战数十次,攻克敌据点7处,击毙、击伤、生俘日伪军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群众称三连是常胜军,称赵良佐为“福”将。他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并参加晋绥边区群英会,获“英雄连连长”称号。
民国34年(1945)4月赵良佐奉命配合兄弟部队攻打清源县狐狐山日军据点。他率三连组成突击队,冲锋在前,与敌浴血奋战,攻克敌碉堡4座。当日军疯狂反击时,赵良佐端起机枪向敌猛射,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革命历史纪事
(13-14)
13.一二O师民运部副部长王邦秀到清太徐开辟工作
1938年2月,受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派遣,八路军一二O师民运部副部长王邦秀及肖靖、李文林、陈郁发等组成“一二O师地方工作团”,深入清源崔家山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建党、建政活动,同时兼顾购粮任务,以解决一二O师和新军部队的缺粮困难。
14.清太县抗日政府推行合理负担政策
1938年2月,为抗日武装斗争的顺利开展,解决清太徐游击支队的给养问题,清太县工委、县政府在清太边山及平川附近村庄推行“有粮出粮,有钱出钱”的合理负担政策,经过宣传发动,人民群众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情,纷纷出钱、送粮支援抗战。与此同时,县工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了除奸反霸斗争。姚村有个大汉奸张子玉是日军。太原县维持会长,此人卖国求荣,无恶不作,游击支队便没收了他家财产.既打击了大汉好的气焰,又解决了抗日经费的急需,进一步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促进了全县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