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革命历史红色记忆 作者: 时间:2021-03-19 次数:63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革命人物纪略—李四旭
  李四旭(1926—1945),李家楼村人,烈士。
  抗日初期加入本地民兵组织,在清太徐抗日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抗日游击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从参加民兵到壮烈牺牲的五年多时间里,他和其他民兵一道,经常活动在太汾公路两侧,侦察敌情、埋设地雷、毁敌公路、割敌电线、伏击小股敌人,搞得日伪军晕头转向,还护送过不少抗日干部过境。仅民国32年(1943)到民国33年两年内,他在太汾公路沿线,就参与埋设地雷13次,割电线15次(长284华里)。并在清源县城西门捉过日军哨兵,缴获过日军一个班的武器。
  民国34年(1945)3月的一天晚上,白石沟各村民兵,集合在北营村南的河滩中,分成3组,准备到太汾公路清源至枣园头一带埋设地雷,李四旭被分配到姚村至枣园头段他身背地雷,腰插手榴弹,手持步枪,带领本组民兵向目的地出发,为了防止意外,他走在前面,让其他民兵同他拉开距离,走在后面。没想到日军早已埋伏于公路两侧,准备伏击民兵,当日军发现他们进入伏击圈,便立即开枪,并向李四旭逼近,要捉活的。李四旭沉着镇定,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抽出手榴弹,等日军进入30米时,便接二连三的扔出,当场炸死日军4人;在他扔手榴弹的同时,有3个敌人端枪从侧面冲来,其中一个敌人把他抱住,李四旭见情况危急,把牙一咬,将背在身上的地雷引爆,与3个日军同归于尽。
  革命历史纪事
  (11-12)
  11.杏坪阻击战告捷
  1938年2月,日军出动200多人向清太县政府驻地杜里坪“扫荡”。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共清太工委和清太县抗日政府以警卫连组织起40多人的兵力,在战动总会太原游击二支队的配合下,奋起还击。他们将日军阻击于杏坪村,利用这里熟悉和有利的地形隐蔽自己,诱袭敌人。在密林中、在山坡上与日军展开麻雀战,使其进则受阻,打则找不到目标。战斗从上午10时打响,到下午结束,这次战斗共打伤日军10人。杏坪阻击战,打响了清太徐人民抗战的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日热情。
  12.组建“清太县抗日游击队”
  1938年2月,根据中共晋西北区委关于建立抗日游击队的指示,清太县工委决定以“战动总会”武装部和八路军一二O师输送来的一批干部为骨干,组建“清太县抗日游击支队”。杨达发任支队长,刘永富任支队政委。支队下设三个大队,一大队长党长胜,二大队长崔富官,三大队长常忠。全队共300人,支队驻杜里坪、杏坪一带,主要活动在清太县边山。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