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兰
根据国家、省档案局、民政部(厅)、农业部(厅)关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安排,今年太原市确定清徐县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试点县。创建时间从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全县涉农部门、各乡镇、行政村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进行。主要工作任务是建立覆盖新农村建设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农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体系。
提高认识——从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着眼,深刻理解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集体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制品等形式的真实记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料是党和国家制订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情况的重要信息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农村档案在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等敏感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发展慢、困难多,为改变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落后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事业的全面进步,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面貌,为全面提升全市甚至全省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抓好关键——从影响活动成效的关键部署处着手,以县局为主体,行政村为重点,层层落实扎实推进创建活动
一、提高思想认识,理解新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三农”档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农村社会管理最全面的信息资源,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档案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充分理解新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是我们创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周密安排部署,按照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分步实施。我局下发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要求各县直各涉农部门、各乡镇、行政村对照省三级以上标准,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各自档案规范整理工作。
三、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业务骨干下乡驻村指导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创建活动中,县局是主体,乡镇是关键,行政村是重点,县档案局下派业务骨干包乡包村实地指导工作,任务到人,目标到村,力求与各乡镇、村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创建目标。
四、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典型引路。县档案局组织全体业务人员赴霍州市进行实地学习考察,借鉴霍州经验,树典型做示范,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完善奖励机制,表彰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各级单位将此次创建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严格考核,确保按期完成创建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是我们完善创建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
创新载体——依托阳光农廉网,为基层群众提供档案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政惠民的作用
县档案局借助阳光农廉网这个平台,大力充实档案资政信息,搭建与民沟通的桥梁,这是我局今年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管理的新举措。
用档案记录社会的发展历程,服务基层群众,是档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生的有效途径。我局利用网站平台,将与档案有关的政策法规、业务标准、工作经验和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档案信息及时发布,尤其是“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开始以来,村民群众可以随时了解、及时掌握全面的档案服务信息以及创建活动工作动态,充分发挥了档案资政惠民的作用,力求达到农村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信息需求目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收集内容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档案工作应有以下侧重点:
(1)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档案
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村务公开是民主管理的表现形式,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农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村民自治的过程,也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民主化进程。所以要确保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资料收集完整、保管安全、管理规范和有效利用。
(2)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过程中的档案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档案工作要适应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新形势,要注意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村服务经纪人、中介组织和经济协会等方面的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
(3)农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档案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要与农村城市化建设同步进行,要做好公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等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要做好原貌旧景的拍摄存档工作。
(4)农业经济科技档案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档案部门在加强农业经济科技档案工作中,应着重指导乡村建立农业经济科技档案、特色农产品档案、市场供求信息档案、元公害农作物种植档案等,使之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
(5)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档案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城镇化建设等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很多问题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把握好农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应注意抓好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宅基地、林权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民事调解和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使档案发挥凭证和依据作用,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6)农村特色档案
农村特色档案主要包括:农村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曰:景点、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家谱族谱等。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在结合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区域特点、历史沿革、人文地貌、文化建设等方面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村级组织要建好、管好反映本村特色的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