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沟盛名由来已久,在1952年与清源合并之前,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平川小县,也是全山西境内唯一没有山脉的平川县,人们谓之曰“徐沟徐沟,无山无沟。良田万顷,三河绕城”。徐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素有晋中地区的“银罐子、粮屯子、戏窝子”与“古建之城、商贸之城、美食之城、文化之城”等美称。
徐沟自然风光优美,环境独特,古代有徐沟八景为乡人引以为荣。徐沟文化教育发达,出了许多文人雅士。他们纷纷吟诗作赋,歌颂家乡八景。现将徐沟八景介绍给读者,并录徐沟本土文人咏八景诗附后。
泮宫台阁
泮宫即学宫,古代称生员入学为入泮。泮宫台阁为古徐沟八景之一,此阁原在县西孔庙后,时为尊经阁,高台筑阁,时人登阁远眺,目极百里山川,极为壮观。
阎开泰,清康熙十七(1679)年举人,徐沟王答村人,曾任汾州府儒学教授。他有《泮宫台阁》诗曰:
盛代尊经遇汉唐,巍巍台阁贮缥缃。丹楹刻桷苍龙舞,画栋雕甍彩凤翔。四望环山遥拱翠,三冬快雪待飞黄。芹宫杰构称佳景,看取英才赋建章。
花县晓钟
金大定五年,徐沟县东李青村铸大钟,后悬于县城,晨敲暮击,其钟声宏亮,百里皆闻,为徐沟古八景之一。
徐沟西北坊人苏铭,清康熙二十三(1685)年举人,有《花县晓钟》诗曰:
河阳桃李旧相传,凫氏洪镛县治悬。远迩声闻过百里,晨昏考击卜千年。谁知凤耳轻敲后,可惜鲸音迥逊前。孔道皇华时络绎,惟听频报使星骈。
谯楼晚照
谯楼,指原徐沟城南门城楼。据传每至傍晚余辉,煊彩其上,万象幽暗,一角独辉,映照余景,自有万千气象,故称“谯楼晚照”,为古徐沟八景之一。
刘畿,明嘉靖十五(1537)年贡生,徐沟西北坊人,官至兰州知州。他有《谯楼晚照》诗曰:
南楼一望水云间,影入天章看往还。月度晚风斜卷户,霞迎落日倒衔山。檐楹缭绕浮云外,栋宇参差返照间。万载不移成素约,夕阳偏与此相关。
金水春澜
金水,据说原为津水,源于太谷,流经徐沟,当时绕城如带,春和之时潆环曲折,桃花映浪,杨柳浸波,爽人心目。故金水春澜为古徐沟八景之一。
王敬,清代廪生,山西徐沟人,他有《金水春澜》诗曰:
金澜春涌绕徐阳,源远从来流自长。日漾波纹翻锦绣,风吹水面焕文章。沿堤柳荫黄鹂语,夹岸桃花粉蝶翔。四野平畴姿润泽,好携韵友赏芬芳。
池柳环烟
据传古徐沟县城四周水绕柳飘,至若春和景明时,柳环烟袅,碧水浮光自成一景,称为古徐沟八景之一。
苏文集,清代廪生,山西徐沟人,他有《池柳环烟》诗曰:
依依翠柳绕徐城,日丽风和竞向荣。逸致自饶佳士韵,攀携偏动远人情。丝垂百尺黄鹂舞,荫翳千秋绿霭萦。雨歇烟笼真盛景,环腰金带听迁莺。
白龙古甃
白龙指原徐沟城东北白龙庙,其庙飞檐画栋,巍然可观。庙中有井泉,即为古甃灵泉,泉水清澈,人若久视,宛有蜥蜴游于泉中,传以为龙,当地人以其灵异多来游观。故白龙古甃称古徐沟八景之一。
董昌,徐沟人,清康熙三十八(1700)年举人,后登进士。他有《白龙古甃》诗曰:古甃神龙变化奇,洪纤隐现宛如窥。精诚肃祷甘霖应,感格须臾膏泽随。色占庚金推水母,威驱丙火镇风姨。枯苗勃起三农庆,庙貌维新赛飨时。
层云叠翠
层云台即指徐沟城东南的文昌阁,台高百尺,宛出云间,三层叠筑。层云叠翠,故为古徐沟八景之一。
阎鸿泰,徐沟王答村人,清康熙举人,官任广西柳州府罗城县知县。他有《层云叠翠》诗曰:
文皇高拱逼城东,缔造经营奇化工。峻阁流丹临雉堞,崇台耸翠俨珠宫。凭栏远眺青云簇,倚槛遥看绿霭丛。巽地於今留胜迹,甘堂千载赵侯功。
甘泉平涌
甘泉指徐沟城内西南隅之泉,传其泉平地涌出,涓涓长流,澄清味甘,自成一景。为古徐沟八景之一。
阎士进,清代廪生,徐沟人,他有《甘泉平涌》诗曰:
徐阳城内西南隅,积雨弥漫成巨区。一线清泉甘若醴,四围碱泊苦如荼。平平涌出源常洁,汩汩流来色更殊。时有云霞相掩映,鸢飞鱼跃总堪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