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中,晋城府城玉皇庙的玉皇曾率殿内的二十八宿,以志愿军的名义赴朝参战,保家卫国,屡建奇功。
军首长要为他们请功,却不见了他们的踪影。查其履历,均为晋城府城。后经查寻,他们却是村北庙中的彩塑。看庙的老头说,前两天凌晨,听见脚步响,赶紧起来查看,发现二十八宿神像刚刚依原样坐定,摸摸身上,还温热着呢。天亮后,村民们成群结队地来庙问询,因为他们也听到了脚步声。该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庙不但建筑规模宏大,而且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物精华,可谓艺术荟萃,其中彩塑最为精彩突出。庙中珍藏有宋、金、元不同时期的彩塑。其中除了玉皇殿宋代彩塑,成汤殿金代彩塑,其余大部分为元代彩塑。元代彩塑尤以二十八宿彩塑最为精彩,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非凡的造型能力,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是中国雕塑史上罕见绝特、独放异彩的精绝之作,堪称国之瑰宝。现今,该庙雕塑的玉帝殿玉皇大帝和西配殿的二十八宿塑像,已成为研究我国道教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
而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却真实地耸立过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构成的雕塑。1950年冬,我英勇的二十军实施了对美陆一师的分割包围。前来救援被困的先头部队的敌人,突然发现公路边一个山堡前,有个志愿军战士,高举着手榴弹向他们投击。敌坦克颤颤地停下,急忙发射枪弹,卡车上的美国兵也跳下车来,举枪射击。但这位战士仍然怒视前方,高举的手榴弹傲然指向他们。美国鬼子吓破了胆,慌忙向后逃窜。其实,这位战士就在其投弹的一刹那,被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冻结了,冻结成威震敌胆的冰雕。更为悲壮的雕塑,是在一零八一高地,一个连的热血男儿,竟在原地冻僵。他们一个个身卧冰雪,以一派严阵以待、奋勇杀敌的英姿,成为朝鲜战场上最为悲壮的雕塑群。
二十军先期入朝的志愿军官兵,身穿夹衣军装,甚至有的部队还穿着夏季军装,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高寒地区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一场殊死较量。在打扫战场时,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的衣兜里,发现了他的绝笔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的(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真实的存在,血性的缩影。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一往无前,一无所惜,向死而生的气概,标注出一支军队的精神高度。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能赢得一场场胜利。
英雄与时代同行,英雄与祖国同在。七十年过去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做成的雕塑,早已成为一座丰碑,化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