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七月十一,是大北村传统的古庙会,我和同学们应荆桂英同学的邀请前去凑热闹,席间,大家最后的话题又聚拢到旅游上。一致期待近期内组织一次出游,不管远近,不挑风景,哪怕是购物团,我们要的只是一次见面说话的机会。
乔全秀同学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她自报奋勇提出了旅游线路和行程,充当起本次旅游的组织者。
这一次出行目的地是祁县渠家大院,模式是随购物团旅游,每人20元,管午餐,还能领30个鸡蛋,条件是上午进购物店。
9月3日清晨6点钟,一辆54座的旅游大巴,在清徐水阁楼下拉了13个人,后又转到307国道南营留路口拉了30余人,最后在孔村又拉了十几个人,凑了49个人。
上车的人大部分都认识,彼此对参加这样的购物团都见怪不怪,好像这已是一种常态化的旅游方式。
孔村的老边,一上车就调侃到:“我去过30多次平遥的购物场所,今年也是第四次了,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他有千条计,咱有铁主意,东西不买,赠品要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上车伊始,一位女领队用麦克风向大家宣布:“咱们又相聚了,大家今天上午去购物店,下午去渠家大院游玩,请大家相互配合好,都一起进购物店,人家要点名的,少一个人也不发午餐劵和鸡蛋,越快越好,早点讲完,购完,就能去旅游。”
位于平遥境内的盛丰旅游农庄,离平遥县城大约十几公里,如今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设施更加齐全了。在旅游旺季一天能接待七、八十辆旅游大巴,淡季也在三十多辆以上。
一辆辆太原、大同、运城、河南的旅游大巴车接踵而来,有时还有湖北、天津的。导游举着各色各样的旗帜,一群群游人被带进讲课购物间洗脑、教育,购物。
我们这车人每人戴一个“168”标牌,这是清徐地区的标志,不知道重复使用过多少回了。
女领队告诉大家:“咱们都是本乡本土的,大家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不强行要求,咱们今天一共要进三个购物店,因为第一个店是赞助车费的,第二个店是赞助吃饭的,第三个店是赞助鸡蛋的。”
游客继调侃道:“那我们每人的20元就是你挣了?”
女领队不服气地回应到:“那钱是旅游公司的,我一天只能挣200元钱。”
第一个购物店,推销学习光盘和资料,经过女推销员伶牙俐齿的讲解和营销,共销售光盘5套。第二个购物店是阿胶店,100元三只阿胶烧鸡,大约销售了30多份,10元一袋的阿胶枣,也销售了不少。第三个购物店是羊初乳胶原蛋白肽,游客买了十几筒奶粉,牙膏之类的东西。
同行者有的人大包小包,买了不少东西,有的人一件未买,被人笑称铁公鸡。大家各怀心思走出购物店。
中午饭八菜一汤,大米饭管饱。饭菜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好在是白吃,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因为谁都明白:“白吃的果子不嫌酸”的道理。
祁县老街,也叫昭馀古城。渠家大院地处晋商老街东端,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清代院落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
渠家大院主要由渠家住宅和长裕川茶庄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6900多平方米,这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万里茶道——茶商之都。”
渠家大院整座院落外观为堡垒式格局,墙头为垛口式女儿墙,内分八个大院,十九个四合小院,共有房间二百四十间。院落之间,通过牌楼,过亭连接,形成院套院、门连门的美妙格局。建筑风格集中国南北四合院之大成,堪称晋商大院之精品。其中石雕栏杆院、五进式穿堂院、牌楼院、戏台院最有建筑特色,是晋商文化的辉煌见证。“渠半城”,是人们对渠家大院的尊称,是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庭院深深,偏正结构约数百米,各院落之间巧妙组合,错落有致。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形式各异,主次分明,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深厚的艺术底蕴,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整个院落青石奠基,水磨青砖砌墙,上筑五脊六兽,下建前檐走廊,五道大门不是笔直对齐,而是向左偏移,并且从外到里逐渐增大,逐渐增高,其目的是财不外泄,步步登高,设计理念心思用足,想象力超常。
渠家大院有一座座巍峨壮观的牌楼。在这里眺阁玲珑精巧,牌楼层次分明,活泼有趣,屋内屋外彩绘华丽,堆金沥粉,每个院落都宏伟庄重,散发出汉民族传统的文化气质和神韵。
走进渠家大院如同走进一座雕刻艺术馆,石雕、砖雕、木雕仰俯皆见,从室内到室外,从外檐到内檐,几乎所有的构件上都有雕饰。
砖雕俗称花雕,是古代建筑中重要的装饰手法之一,晋派砖雕规模宏大,构思奇巧,技法精湛,造型优美,着实让人迷恋。
木雕艺术主要应用在门户、窗棂、隔扇、屏风、挂落、匾额、垂柱、雀替、梁枋等建筑构件上,题材丰富,手段精良,或富丽豪华,或古朴典雅,或金玉满堂,或书香盈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木雕技法有平雕、剔雕、透雕、贴雕、嵌雕、绝对是清代民居建筑的精品。
石雕皆为青石雕,主要在栏杆、门墩、柱础、门框、窗沿等建筑部位进行艺术的装饰与展现。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走走停停,左拍右照,只觉得眼睛不够用,时间太仓促。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艺术的门外汉,但是我们用挑剔的目光,欣赏的目光,还是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妙与瑰丽,我们搜肠刮肚地把熟悉的赞美词儿全部用上,都显得浮浅和不够用,什么美轮美奂,博大精深,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用在这里,似乎都苍白无力。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而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五百年之久。晋商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而渠氏家族就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在祁县共有四十座院落,千余间房屋,称他们渠半城一点也不为过。渠家十七世有著名的三大财主渠源潮、渠源浈、渠源淦,后来还出过晋商翘楚渠本翘,有人说,太行、吕梁的黄土有多厚,三晋文化的内涵就有多深。
渠家在晋商中颇具代表性,从小商贩起家,经过十几代人,四百多年的苦心经营,到了清代已成为著名的金融资本家和爱国商人,鼎盛时期,渠家的“三晋源”等金融票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买卖做到欧洲各国,商业金融资本达到1000万两白银。辛亥革命以后,阎锡山任山西督军时,因财政困难曾托人向渠家代理钱,渠家一次借给白银30万两,可见其富有程度。
渠家大院有一件镇馆之宝,许多游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同学周志强在看到设在这里的晋商文化博物馆内的一件文物时,向大伙讲解到:“这件《行商遗要》的手抄本,别看只有77页,20700个字,这可是这里的镇馆之宝啊!”
周志强还告诉大家:山西有五大博物馆,有五大镇馆之宝,分别是:山西博物馆的西周鸟尊;晋祠博物馆的唐太宗御碑;大同博物馆的司马金龙墓石雕帐座;山西地质博物馆的山西鳄;祁县晋商文化博物馆的《行商遗要》手抄本。这本毛笔小楷书写的手抄本,内容大致分为德行、茶路、茶山、踹茶、水脚、陆脚、厘金等七篇,内容详细丰富,时间为1917年留下的手抄孤本,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行商遗要》是万里茶道的原生态记录,堪称珍品。
从渠家大院出来,游客们行进在祁县东街上,这是一条古老的街,不一样的街,神奇的街。精雅的屋宇接连不断,森然的高墙遥相呼应,经过二三百年风风雨雨,处处已彰显出苍老,但苍老中显现出了风骨,没有一丝一毫的破败感和潦倒感。街道不宽,每个体面门庭的门坎上都有沧桑的痕迹,可以想象出当年这条街道上是如何车水马龙的热闹。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州的风俗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
这条明清古街吸引着许多游客,人们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前来观看建筑风格,领略逝去已久的人生风采。
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老街上,有诸多现代商业店铺,经营着传统的手工艺品,日用百货,更有众多茶楼酒肆,打着古老的招牌,试图找回昔日的辉煌。
有一处老者组织的票儿班,管弦丝竹,吹拉弹唱,给这温婉古城平添了几分祥和的色彩。我们有一位女士叫赖萍,属于戏曲发烧友,今日巧遇同行行乐,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在票儿班的盛情邀请下,她已然演唱起来。一曲祁太秧歌《卖丑女》赢得了满堂彩。凭借着祁太秧歌熟悉的曲调,竟然在祁县找到了知音,这也是旅游的魅力所在。
山西文物得天独厚,博大精深,而其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就是古建筑,数量多达2.8万余处,可谓浩如烟海,灿若星宸。在这古建筑谱系里有气势磅礴的石窟,瑰丽神奇的佛塔,巍峨连绵的长城,鳞次栉比的寺观,鬼斧神工的阁楼,余音绕梁的戏台,遗存完备的城池,充满沧桑的民居,而这无比迷人的祁县东街、渠家大院,恰恰汇聚了这些建筑的各种特色与风格,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展示和呈现。来一趟渠家大院就足够了。
